——什麼跟宗親長者商量?
劉弘根本就是想借他之口,將燕趙兩國其中一個掌控在自己手上!
不過,這反而讓劉恆安下心來,不再懷疑劉弘是在給自己挖坑。
如果劉弘真擺出一副‘王叔怎麼說,朕就怎麼做’的架勢,那劉恆等會兒回家,就要洗乾淨脖子,等候宗正屬衙上門拿人了。
——什麼叔侄,什麼長幼,天家從來沒有親情可言!
別說劉恆是劉弘地叔叔了,就算劉恆跟劉邦是一輩,那也不能枉顧君臣!
相比起被宗正指為‘欺壓少主’‘枉顧尊卑’,被關東諸侯們記恨,揹負一個‘坐視陛下頒佈亂命卻不勸阻’的罵名,對劉恆反倒算不得什麼大事兒。
想到這裡,劉恆不由暗自盤算起來:陛下究竟是想讓哪位弟弟,去燕趙為王?
漢惠帝劉盈,生前留有七子,其中前少帝劉恭,淮陽王劉強,常山王劉不疑,都已逝世。
剩下的四人,除劉弘外,便是如今的梁王劉太,淮陽王劉武,以及常山王劉朝。
也就是說,劉弘想讓如今還在世的三位弟弟中的一人,移封燕趙為王。
這就讓劉恆為難了——按道理來講,移封邊地,應該是儘量選年紀大一些的梁王劉太。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比起因為燕趙而失去偌大梁國,無疑是放棄更小的淮陽、常山更為合理一些。
就在劉恆正舉棋不定,不知該如何開口時,劉弘終於圖窮匕見。
只見劉弘目光中滿帶著意味深長,淡笑道:“朕欲移封代王叔王睢陽,不知王叔可願?”
話音未落,躬立於御塌之側的劉恆趕忙跪倒在地上,話都有點結巴了:“陛,陛下此何意?!!”
王睢陽!
這讓劉恆心驚膽戰,恨不得趕緊轉身逃出宮,獨自跑回代地了!
睢陽,正是梁國都城!
劉弘話裡的意思,分明是想移封弟弟中年紀最大的劉太去燕趙,讓劉恆去做梁王!
梁國,那可是函谷關外最後一道防線,把守著關中門戶!
一旦關東有變,梁國,就將成為長安是否能勝利的關鍵——守得住,那就是某某王叛亂,被長安鎮壓,守不住···
那就是江山變色,諸侯王義反長安暴君,改天換月!
這麼重要的位置,劉弘卻打算交到自己手裡?
此刻,劉恆只覺得,劉弘這是想學呂后故智,藉此弄死自己——先後死的那麼些個趙王,就是最真實的例子!
正當劉恆顫巍巍匍匐在地,盤算著如何回絕劉弘的‘好意’時,劉弘的另一句話,讓劉恆徹底愣住了。
“朕知王叔尤不捨代地,此無妨。”
“王叔幼子劉武,朕可封其為代王!”
聽著劉弘滿帶著自信,說出這幾個令人驚心動魄的安排,劉恆木然直起上半身,嘴唇微微顫動,卻發不出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