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向劉恆請教一下宗室狀況,也是劉弘的考慮因素之一。
但劉弘絕對不可能跟直接劉恆說:朕不能讓王叔跟齊王一起離開!
思慮片刻,劉弘只好稍嘆一口氣,道:“王叔當已聞,朕欲封內史、謁者僕射為侯?”
見劉恆點點頭,劉弘便做出一副苦澀的表情:“先皇父早逝,朕以未壯之年臨天下;太后亦已歸天,國無長者,朕心甚憂。”
“若王叔近日就國,朕恐祭祖告廟之日,無宗室長者督鎮···”
徹候,作為漢爵僅次於‘諸侯王’的第二級爵位,其社會地位、政治地位,都遠高於後世的侯爵。
尤其是在此時,非劉姓已無成為諸侯王可能的情況下,徹候,就是任何一個非劉姓臣子最高的追求!
作為漢室臣子實際上能獲得的最高爵位,徹候階級對政權而言,同樣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西漢的徹候階級,可不是後世當酒囊飯袋養的功勳貴族!
每一個成年徹候,理論上都具備擔任漢室丞相的資格!
即便是其他功不成、名不就,與皇帝不甚親密的醬油徹候,也不是整天混吃等死,就可以享受封國供養的米蟲。
當有戰爭爆發時,無論是內部叛亂還是外族入侵,徹候階級,都是要自掏腰包,帶著家兵家臣,義務性質的上戰場殺敵的!
別說不上戰場了,就是上了戰場,取得的戰功卻沒達到標準,那也是要被治罪的——輕則罰金,重則削奪食邑,甚至奪爵!
並且,西漢徹候階級雖稱作侯,但其封邑,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封土——雖然不至於像諸侯王那麼私有,但在封地上,徹候的影響力絕對不僅限於每戶每年百二十錢的租稅!
與後世榮譽性質的名譽侯爵不同,西漢的徹候階級,更像是這個名為‘大漢帝國’的公司旗下的股東。
對於公司事務,每一個股東都有干涉的權力;同樣的,公司出問題了,每個股東也都要出力,來保證公司順利度過危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西漢勳貴階級,雖然依舊沒能避免腐化,但其腐化速度遠低於後世;在到第二代乃至於第三代的時候,依舊能出現周亞夫這樣的曠世名將。
而如此崇高的徹候爵位,自然不是皇帝一道詔書就可以封的。
按照正常流程,首先要由皇帝定下受封食邑,然後由奉常挑選人口合適的縣——就如同這次,劉弘給劉揭封了一千戶食邑,奉常衙門最近幾天的工作,就是在整個大漢版圖找戶口一千左右的縣、鄉。
確定封地之後,封徹侯還有最後一道程式,受封人的爵位才具備法律效益——祭祖告廟!
向先祖奉上三牲血食,順便告訴劉邦:俺們老劉家,又多了一個臣子。
通俗點說,就是大漢帝國現任董事長劉弘,向公司創立者劉邦彙報:公司多了一個新股東,董事會多了一個新成員。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在這個世代,祭祀先祖,是比戰爭還重要的!
所以,劉弘以此為由留下劉恆,也勉強算是合理——朕年紀小,祭祀先祖事關重大,還請王叔幫朕壓壓場子。
果不其然,劉恆聞言,只思慮片刻,便再一拱手:“既如此,臣尊陛下聖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