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
高廟之外,陷入漫長的寂靜之中。
無論是文武百官,亦或是圍觀百姓,都將頭顱深埋於地。
這件事兒,鬧得太大了!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高廟,作為祭祀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標誌性建築,對於漢家政權而言,擁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高廟的存在,就是劉氏合法統治天下最基礎的法統來源——江山社稷,由太祖高皇帝劉邦立之!
即便是在正常的時代,開國皇帝的廟宇被破壞,其後果都將是無法想象的!
——首先,直接參與破壞的人,最好最好最好的結局,是被誅滅九族!
是最好的結局!
最差,那更是牽連甚廣——基本上能跟這個人扯上那麼一絲絲關係的,統統得死!
比如說:左右鄉鄰啊,籍貫地的官吏啊,曾經跟這個人有過來往的啊~
甚至於說,跟這個人有過交談的,都有可能遭到牽連!
而後,便是對朝堂的影響。
根據周禮的要求,造成先祖廟宇破損的狀況,那作為後代子孫的皇帝,是要自殺謝罪的!
誠然,皇帝不可能真的自殺;但即便如此,皇帝也要戰戰兢兢的沐浴更衣,在祖宗神主牌前面壁思過一年半載!
其次,作為輔佐皇帝治理天下的百官之首,丞相必將面臨千夫所指——丞相居然坐視高廟被損,還有臉苟活?
所以正常情況下,哪怕為了做做樣子,丞相也必將如現在,叩拜於劉弘面前的陳平一樣,脫帽謝罪!
朝中九卿,自也是統統撇不開關係;即便是與此事確實毫無關聯,也起碼要羞憤歸隱,退位讓賢。
而九卿當中,遭罪最深的,就是負責祭祀的奉常卿,以及宗室事務的宗正卿。
就連劉邦衣冠前的冥燈滅了,奉常衙門都要死一堆人,現在這種情況,奉常如何能活?
好巧不巧,陰差陽錯之下,此時的奉常卿與宗正卿,是同一人——劉不疑。
持劍矗立的劉弘目光為難的看向眼前,正木然跪坐著的劉不疑,就見劉不疑那木訥的面色下,一雙眼眸滿是堅定!
——劉不疑,已經做好死亡的心理準備了!
對於這種狀況,劉弘早有預料;但現在事情真走到這一步之後,劉弘卻又下不定決心了。
劉不疑該不該死?
劉弘心裡很清楚:即便不考慮劉弘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光是出於對這個老忠臣的認可,劉弘就不可能允許他被牽連!
但現在,劉弘原本堅定的心,卻感受到了一股魔鬼的蠱惑。
——殺了他!
只有殺了他,才能將這件事鬧大!
朝中九卿統統換人,三公自此成為泥塑雕像;要是陳平還要點臉,也必然會自殺謝罪!
不能怪劉弘不夠堅定,實在是這個選項,太誘人了···
假設劉弘下定決心治罪劉不疑,絲毫不壓制事態繼續擴大,那事情的後續發展,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首先,劉弘可以直接以‘護高廟不力’的名義,逼迫內史‘自殺’!
事態繼續擴大,負責長安治安的北軍,也將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劉弘最起碼可以藉此,將北軍直接遣散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