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樓之上,再度陷入詭靜之中。
周勃胸膛劇烈起伏著,右拳更是狠狠攥起!
然後,滿臉不甘心的將右拳砸在左掌心,顫身一拜:“臣!君前失儀!”
咬牙切齒的道出不甘之語,周勃微抬起頭,吃人般的目光望向劉不疑:“明日,臣便往奉常領罰。”
見周勃憤然低頭,劉弘將目光移回匍匐在地的陳平身上,手掌從玉璽上收回。
“今日,朕便聞丞相一言。”
說著,劉弘目光中滿是決然:“璽,丞相接否?”
聞言,陳平的頭埋的更低了:“臣縱萬死,亦不敢起此禍心···”
“萬請陛下,明察!!!”
似被冤枉般道過罪,陳平便稍稍直起身,小心取出懷中那枚金印,捧於頭頂,再一叩首:“臣老朽,竟使陛下錯認至斯,實罪該萬死···”
“臣這便交還相印,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看著陳平匍匐在地上的年邁身軀,劉弘深吸了一口氣,對陳平的評價更高了一層。
——好傢伙,合著西元前,官員就已經點亮‘養望’這棵科技樹了!
陳平,根本不是在申請退休。
他是在學劉弘,以退為進,殺人誅心!
只要劉弘敢點頭,都不用等天亮,就這凜冬深夜,長安城的街頭就能流傳起兒歌!
什麼苛待老臣啦~刻薄寡恩啦~
再嚴重點,出現一句‘陛下神志不清’都有可能!
封建社會的官員,正常乞骸骨的流程是怎樣的?
——首先,官員來到皇帝面前,提起自己選定的繼任者,旁敲側擊兩句:陛下,我看那個誰誰誰很不錯,或許能給陛下做點事啊?
皇帝若是想留這個官員,就會說:嗯,這人是不錯,就是資歷尚淺,還需要歷練。
官員一聽,就會識相的留任,替皇帝把這個‘資歷尚淺’的繼任者培養好,以後再說退休的事。
如果皇帝也覺得,該官員確實到了退休的年紀,則會說:這人吶?朕還真是沒什麼印象。
這,就是初步准許該官員退休了。
該官員就會回去,將選定的繼任者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幾個月甚至半年,甚至讓渡一些權力過去,試試水。
然後,第二次找上皇帝:臣替陛下試過了,這人能力真心不錯。
這時候,如果皇帝說:哦?有能力的話,那朕就用用看吧——這就是皇帝對人選不滿意了,該官員只能重新選擇一個繼任者,重複第一個環節。
如果說:哎呀,朕還是捨不得愛卿呀——這,才是皇帝認可了繼任者,允許了該官員退休,該官員客套兩句,就該退下了。
退下之後,該官員也不會馬上請辭,而是回去交接政務,讓渡權力,引薦人脈,確認繼任者一個人可以齁得住場了,才會第三次拜會皇帝:陛下三番慰留,臣感激涕零,但臣實在年紀大了,扛不住了呀~
到了這時,皇帝才會流兩滴眼淚,說兩句‘愛卿真乃忠臣也’之類的客套話,並批准該官員乞骸骨,告老還鄉。
這,就是封建時代,官員退休時的‘三請、三辭’。
起碼在歷史上的文帝破壞規則,別人一開口就‘行我知道了,你走吧’之前,官員退休的標準模板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