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劉弘聽聞擊鼓聲,並在蟲達的提醒下出現在北闕時,北闕外,已是亂成了一鍋粥。
宮牆腳下,那枚由太祖劉邦所設,至今足足蒙塵二十餘年的登聞鼓,正被一個一身縞素的青年奮力敲打著。
青年身後,一眾官兵圍著兩棺靈柩,人員組成極其複雜:有身著赤紅戰袍的軍卒、皂色役服的廷尉捕役;甚至在人群中,劉弘看到了身批黑甲,頭頂銅盔的禁軍武士!
寬大的街道已經被聞聲而至,聚集在北闕圍觀的百姓塞了個滿;街對面的戚里巷口,數十個衣衫襤褸的人被北軍巡卒押跪於牆根···
饒是遠在百步開外,劉弘也能粗略看見:巷口到處都是鮮血;更是有幾具屍首被抬到了路邊——蒙屍布都已經蓋上了!
看著這一切,劉弘極力壓抑著激動,擺出一個困惑的面色。
“朕在也!”
“何人擊登聞鼓?”
洪亮而又略顯稚嫩的嗓音傳出,響徹北闕天空。
只見那巨鼓前不顧軍士阻攔,只自顧自猛敲著鼓的青年聞聲,費力的緩衝下鼓錘的慣性,狠狠跪倒在地上。
咚!
饒是站在三丈高的宮牆之上,劉弘也清晰地聽見,青年的膝蓋與巨鼓下的石階發出的撞擊聲。
“草民冤屈,萬望陛下做主啊!”
聞言,劉弘看了看身邊的蟲達,目光中的喜悅再也掩蓋不住了!
自那日,郎中令曹巖以‘有刺客潛入未央宮中,下落不明’為由,封鎖未央宮之後,劉弘對外界的訊息幾乎一無所知!
就連蟲達,也只是在宮門處,見到前來探望的子侄晚輩時,得到了模糊幾句‘糧價暴漲’、‘民不聊生’的訊息。
而這對於劉弘來說,無疑是催命符!
誠然,劉弘早就猜測到無論自己做什麼,關中糧價鼎沸都是不可避免;劉弘唯一能做的,就是下令開少府糧倉。
劉弘甚至都無法確定,少府究竟有沒有按照他的吩咐,將那十五萬石米糧按照‘持鄉嗇(sè)夫所開具之戶籍證明,每日每戶購糧不得超過十石’的方式撒入市場。
隨著蟲達傳來的訊息越來越糟糕,關外甚至已經出現了餓死人的重大事件之後,劉弘便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以沐浴齋戒為由,躲到太廟去!
諒陳平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進太廟拿劉弘——到了這個地步,劉弘又如何不明白,陳平已經打算對他動手了?
劉弘甚至嚴重懷疑,秦牧和王忠,就是陳平周勃故意放出去,去送那封衣帶詔的!
至於目的,也是淺顯無比:分清敵我陣營,藉著關中糧價之事清洗敵對勢力。
關中之地先亂後安,陳平力挽狂瀾、殺雞儆猴的時候,劉弘地死期,也就不遠了···
如此危機關頭,登聞鼓居然被敲響了!
劉弘甚至暗自決定:無論這個認識誰,都要給他打個大大的‘劉氏忠臣’獎章了!
·
·
·
PS:百般查閱,最終得到的最靠譜的說法:漢室巫、醫尚未分家,也就是說,方士術士多少也會點把脈之術,鄉村野醫也都兼職跳大神。所以,以巫醫來負責出殯禮儀,最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