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長安,皇城腳下!
皇城百姓都沒糧食吃,那還得了?
而作為丞相,大漢帝國的‘總經理’,陳平有無數種辦法,讓長安乃至於整個關中的糧食市場上,沒有一粒正在出售的粟米出現!
很簡單,從國庫拿筆錢出來,一紙公文下去,讓內史派衙役挨家挨戶去找關中的糧商:邊關告急,急需軍糧若干,你家的米都被徵用了!不白拿,這是買糧的錢,你清點一下!
反正到了年初,丞相府也需要購買大量的粟米,來給天下官員發放俸祿,就當是提前買回來了。
但現在,陳平又不太想冒這個險,為日後落下把柄了——小皇帝手上最後的兵權即將失去,民心也將在不久後喪失殆盡。
陳平實在想不出,自己還有什麼輸得可能了。
既然如此,那這種會髒手的事,就沒有必要陳平親自出馬,動用丞相的職權去做了;直接派幾個下人,去給手下掌控的豪商帶個訊息就可以了。
至於小皇帝把少府那一點可憐的存糧拿出來,陳平則是嗤之以鼻。
——就那點糧食,陳平和周勃兩個人的私財,就足夠吃下了!
誠然,會有不少的百姓被劉弘這個舉動感動的稀里嘩啦,為自己生活在如此仁德的君王治下感到慶幸。
但也頂多就是民心渙散的慢一些,小皇帝的死期後延幾天而已。
真到長安斷糧,百姓餓的前胸貼後背的時候,小皇帝這點‘仁德之舉’,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了。
試想一下:百姓得知小皇帝將少府的糧食拿出來售賣,便滿懷期待的背上布袋去買糧,卻只得到一個‘售罄’的結果,會是什麼感受?
至於從關東購糧,輸入關中···
想到這裡,陳平就覺得更好笑!
且先不說少府在陳平掌控這件事,光是購糧的官吏能不能順利透過關隘、多久才能把糧食買回來,就不是劉弘能控制的了!
——要想透過關隘驛站,無論平民還是官吏,都需要持有官府發放的傳、引,才能順利透過。
即便是去北牆召軍的秦牧,走之前也是先弄到了傳、引,才駕馬向北而去,更何況前往關東運糧的官吏?
而作為丞相,陳平同樣有無數種手段,讓運糧官吏拿不到傳、引,或者等上十天半個月才拿到。
——磨洋工,可是官員的特有天賦!
長久鬱結在心頭的陰雲逐漸消散,陳平頓感身體一輕,面色也輕鬆了起來。
朔望朝,也在宗室勳臣們的嘴炮中接近尾聲。
裝作活動脖頸的樣子,陳平微微向左側過頭,向少府卿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
少府卿趕忙一點頭,在御階上的劉弘喊道‘少府’兩個字的時候從座位上彈起,來到殿中。
“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