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周勃手上只有兵符,卻沒有皇帝詔命!
高祖皇帝制:凡五十人以上的軍隊調動,都必須有調兵虎符和皇帝詔命雙重確認,否則按謀逆論處!
周勃只憑皆一塊兵符,就成功策反了北軍,這意味著,北軍是在知道此事謀反的前提下,依舊追隨周勃去攻打未央宮的!
起碼負責查驗兵符、詔書的高層軍官,知道自己此舉是在謀反!
也就是說,只要周勃願意,就完全可以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於第無數次以‘劉氏’為虎皮,煽動北軍造反!
後世有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劉弘深以為然。
南軍就不一樣了,根據歷史記載,南軍在整個事件中只做了一件事——守衛皇宮。
再刨除掉太史公為尊者諱,以及二次創作的部分,情況就顯而易見了:南軍,很有可能自始至終都站在了後少帝這邊!
至於南軍是由於呂產在宮中,才受命守衛皇宮的說法,則無疑漏洞百出:按照周勃、陳平串聯諸侯大臣時的說法,呂產都要造反了,那他又何必命令南軍護衛皇宮呢?
直接讓南軍把自己的府邸圍起來,或者帶著南軍跑掉不就好了?
這麼一想,無疑是另一種可能大些:呂產雖然有權調動南軍,卻無法讓南軍丟下後少帝,跟隨自己!
所以,深知南軍不可能離開未央宮牆的呂產才跑入宮內,藉著後少帝的光,試圖在南軍的護衛下保全自身。
而這,也是劉弘今天前往南軍大營的原因:為自己真正的忠臣加油打氣,併為其正名!
至於當初逃出宮時,劉弘為什麼去北軍大營,而不直接去找南軍···
劉弘視野中所看見的場景,就是當時劉弘選擇北軍的原因。
——南軍大營,此刻已經是一個巨大的俘虜集中營了···
·
·
·
PS:1.根據史記記載,
這個很好理解吧?
歷史上的北軍政治正確,是因為在劉恆登基的事上有功勞;現在歷史改變了,後少帝眼裡,北軍自然就是錯誤的,或者說不值得完全信任。
很抱歉,昨天由於我的原因少了一更,就,很奇怪的一種感覺:我越寫越煩,覺得自己寫的狗屁不是,跟前面完全沒法比,怕讓大家失望,然後越煩躁寫的越差,寫的差反過來又更煩躁···
前天晚上出問題開始,改存稿改到凌晨4點,就莫名其妙進入那種焦慮的狀態了,然後就刪了重寫,寫的狗屁不是,去啃文帝本紀,再回來一看,前面的章節怎麼也寫的這麼噁心···
好在責編青舟大大的幫助,讓我認識到這不是文章的問題,是我的心態問題:存稿廢了大概17章左右,焦躁影響了我的心態。
昨天調整了一天,花了足足14個小時寫出來了31章,實在撐不住,就去外面拔了個火罐,才好了些。
昨天少的一章今天補上,今天三更。
實在很抱歉,萬望大家包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