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天下道衍> 第一卷 天下行走少年郎 第十六章 拜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天下行走少年郎 第十六章 拜年

餘魚興高采烈的回到屋中,看見娃娃正一手抓著一隻雞腿,一手扯著一根臘腸,吃的滿臉油膩。

“娃娃!你給我住口!”說話間餘魚猛地撲向桌面,加入其中。

風捲殘雲過後,餘魚捂著肚子心滿意足,娃娃那一身大紅棉襖早已經扔到一邊,挺著圓滾滾雪白的肚皮,躺在桌上打飽嗝。

這時候餘魚也終於有時間檢視梁姑娘寄來的繡袋,將那紫金繡袋放在一邊,餘魚惦著那白色繡袋怔怔出神,繡袋不大勉強茶碗大小,袋面繡有白雲仙鶴,金絲收口,鼓鼓囊囊,沉甸甸。

開啟繡袋,餘魚怔住。

“這是……”

娃娃躺在桌上,斜眼看著餘魚的舉動,見餘魚從懷中掏出兩個繡袋,不免來了精神,湊到餘魚跟前,先是看了看那紫金繡袋,接著又看看餘魚手中的白色繡袋,嗅了一下,頓時眉開眼笑,衝著餘魚擠眉弄眼,譏笑連連。

餘魚不理娃娃,將繡袋內的大錢倒在了手中,不多不少,整整十六枚怪異的寶錢整整齊齊躺在餘魚手中,別看寶錢不大,但是沉甸甸,分量夠重。

餘魚沒見過這種寶錢,不免有些好奇,放在眼前仔細觀瞧,發現寶錢上刻有行雲流水圖案,很是精美。

“這是什麼錢?倒是挺精美,就是不知道實不實用。”將寶錢和繡袋藏好,餘魚心中暗想畢竟是梁姑娘寄來的,先不說寶錢的實用性,單說梁姑娘的身份,想來這些寶錢定有不凡之處。

大年初一

大雪封山

天未亮餘魚一大早便來到鎮上,拜年要趁早!

先後拜訪過幾戶大財主家,當然正門是不會讓他進的,只是在後門見過了各家的管事,說一點客套的拜年話,順便遞上一匣點心,算是拜年,走走人情,來年賣柴圖個順當。

各家管事還算好說話,見是餘魚大都和顏悅色,餘魚的柴在鎮子上出名,木柴粗細均勻又耐燒,還不缺斤短兩,而且餘魚也勤快,手腳麻利,有時候管事們有個跑腿的小差事,吩咐一聲,餘魚也會爽快答應,言聽計從,事辦的麻利不說,關鍵還快。

餘魚也會來事,逢年過節絕對不忘拜會這些管事老爺,說一些討喜的話,這些管事老爺平日裡做的是奴僕,當的是人下人,受人差使慣了,可在餘魚這被捧上天,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所以餘魚深得這些管事們的喜歡。

在這市井之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餘魚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拜完年後,心情大好,一邊盤算著今年能多賣多少柴,能多賺幾個銅板,不知不覺來到學塾。

餘魚停下腳步,整理一下身上衣衫,輕叩門環。

不多時,學塾門被開啟,先生從裡面走了出來,餘魚躬身行禮:“學生見過先生。”

先生今日也換上了一身新衣,墨綠綢緞,身姿顯得更加挺拔,身上那股濃重的書生氣息凝而不散,微笑看了餘魚一眼,緩緩說道:“隨我來。”說著,便將餘魚領到了書房當中。

餘魚跟隨先生走進書房,剛一進屋,一股清而淡雅的香氣鑽入鼻中,讓人精神一震,甚是好聞。

餘魚也是第一次來到先生的書房,好奇之餘不免多看了幾眼,屋內裝飾簡單樸素,八仙桌,文書案,紫檀書櫃。

但,不平凡!

八仙桌上有一假山,假山不大,惟妙惟肖,山上有叢林,鬱鬱蔥蔥,山間有清流,緩緩流動,山腳下有一小水潭,奇妙的是流水不止,水潭不溢;文書案上,文房四寶排列整齊,一把戒尺,兩枚石刻印章,妙的是一樽精緻黃銅檀香小爐正冒著嫋嫋白煙,那團白煙凝而不散,聚攏成荷葉狀,飄飄渺渺,好似天上的一團白雲,賞心悅目 ,屋內香氣便是這團白雲所發。

繞過書案,紫檀書櫃上十幾個奇形怪狀的小小精靈,沒有翅膀,卻能凌空飛舞,在一本本古典銘集中來回穿梭,似是在打掃整理,那些小精靈見先生進來紛紛停下手中活計,憑空跪拜行禮。

餘魚這回算是長了見識,嘖嘖稱奇,不過好在心性平穩,不至於手足無措,拘謹慌張。

先生將餘魚的表現看在眼中,揮手散去那些精靈。

二人來到八仙桌前坐下,早有幾個小精靈飛身上前,不知在哪找來一把精緻茶壺,在那假山上採取幾片翠綠葉子放入壺內,又在水潭盛滿泉水,不多時壺內傳來淡淡香氣。

聞到這香氣,餘魚胸前的衣襟一陣蠕動,娃娃從中鑽了出來,探頭一看,嘴巴一撇,跳到桌上,也不管壺內茶水滾燙,抱起茶壺就是一陣牛飲。

餘魚很生氣剛想呵斥娃娃,先生卻示意無妨。

先生並未生氣,而那些精靈也似乎習以為常,只是接下來的一幕看的餘魚更是目瞪口呆,只見娃娃喝完茶水,跳下八仙桌,爬上文書案,早有幾個小精靈等在了那裡,娃娃大大咧咧的往書桌上一躺,幾個小精靈就跑上前來捏肩捶腿,似是早就認識。

先生淡淡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餘魚卻不淡定了。

“這……”餘魚說不出話來。

八仙桌上,幾個小精靈重新將茶水填好,待到香氣撲鼻,將茶水倒入茶杯。

“娃娃天性頑劣,在你那住,正好可以好好調教他一番。”先生開口了。

娃娃突然衝著先生吱吱亂叫,似是挑釁,餘魚再也坐不住,走到書案前賞了一個板栗。

先生微笑不語。

中午時分,餘魚離開學塾。

離開時,手中多了兩件事物,一塊精緻白玉牌,玉牌上刻有一番山水,儘管如此,餘魚還是認出這塊玉牌是之前梁姑娘身上帶的那一塊,只是不知為何到了先生手裡,而且還刻上了山水;另一件事物是一把戒尺,就是先生書桌上的那把,戒尺古青,樸實無華,三尺長短,看不出材質,一面篆有弟子規,拿在手裡沉甸甸。

正行走間,忽然前面街道傳來陣陣嘈雜,圍滿了人群。

餘魚穿過人群上前檢視,擠過人群看到藥鋪門前跪坐著一老一小母女倆,老的也就三十多歲,不到四十,孩子十一二歲,二人正在嚎啕大哭,

鎮子不大,餘魚的記性又好,一眼便認出這母女二人是鎮南賈窪村的村民,而且和餘魚家關係還不錯。

餘魚家住在五指山山腳,不過離賈窪村卻挺近,也就兩三里的腳程,一眼便能望到,村子不大,三四十戶人家,這對母女二人都姓賈,平日裡餘魚見了都會喊一聲賈大娘。

賈大娘的男人是個縴夫,最純粹的山野漢子,有著兩膀子力氣,有時候跟船遠了,一年都回不了家一趟,所以家中事務大都由賈大娘一人操持,因為自己家的男人一年到頭不在家,所以要孩子也比較晚。

餘魚娘還在世的時候,賈大娘自己在家閒著無事,偶爾也會上山採藥,掙幾個銅板補貼家用。

時間長了,發現山腳下多了一戶人家,又是外鄉人,賈大娘難免好奇,平日裡沒事的時候總會過來坐會,嘮嘮閒嗑,一來二去便和餘魚娘混熟。

只不過賈大娘雖是山野村婦,但心地還算善良,不像其他長舌村婦一般亂嚼舌頭,因為自家男人也是常年不在家,所以賈大娘很清楚一個女人獨自持家的不易,一人操持家務本就辛苦,再加上村鎮間的那些閒言碎語就更令人頭疼。

雖說時間長了看不到這外鄉人家有男人,但賈大娘卻沒在背後亂嚼舌根,見餘魚娘整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有時候偶爾也會接濟一下餘魚母子倆,其實餘魚娘在世的時候母子二人根本不愁生計問題,見推脫不過也只好收下。

後來餘魚娘去世,賈大娘看餘魚可憐也會偷偷幫一下餘魚,沒辦法,都是窮人,賈大娘家也不富裕,而且賈大娘在家說了也不算,賈家男人將錢財看管的甚嚴,所以賈大娘不敢做的太過,當然即使這樣,也幫了餘魚不少,這一切餘魚都記在心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