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傍晚,遠遠的看到前面有個不算小的村莊,耶律哼等人想到那裡住宿,怕有官兵把守,便派人前去打探。
一身黑衣,甚是扎眼,前去打探情報的兵丁在外面罩了一件灰袍,將彎刀留下,只在衣內藏了把短劍。
刺探人員混入流民之中,逐漸摸清了那裡的情況之後,歸來如實彙報。
得知前面山口被磚牆堵死,而且把守關隘的正是阿拉延宗,那百里尋既氣憤,又憎恨。氣憤的是,居然阻擋了他們去多爾骨夢城的道路。憎恨的是,又是那個阿拉延宗在搞事情。
師兄的仇還沒有報,又增加了斷雙臂的仇恨,現在他又阻撓自己北上之路。百里尋幾乎怒不可遏,便想立刻衝將上去,與那阿拉延宗決一死戰。
耶律哈見他如此沉不住氣,急忙上前勸阻,隨即便出了一個主意。
讓眾人混入流民之中挑起事端,趁機推倒高牆,仰仗人多便可一擁而過山口。過了山口,阿拉延宗和那些村民再也阻擋不住他們北上的步伐了。
一番密謀之後,詳細謀劃了細節,便進行安排部署。
三百人棄了彎刀,藏了短刃,身外同樣罩上灰袍。有人還在那灰袍上摸了泥土,將髮髻打散,揉搓雜亂,乍一看真的有些像流民。
捱到傍晚,分批分撥,三三兩兩混入流民之中,並與那流民扯閒片兒套近乎,又詳細瞭解了當下的情形,更是煽風點火,鼓動流民翻過牆去,奔向多爾骨夢城。
宣傳的效果是驚人的,絕大部分人已經有了這個認同,決定次日便要求讓他們過山口。
而留下來的那百名叛軍,將馬匹牽入樹林,連同眾人的行李隱匿起來,等待前方的訊息,一旦成功,便催馬奔襲,越過山口。
百里尋與耶律哼等幾位將領,是在次日一早才混入流民之中的。
在百里尋的授意之下,兩三個兵丁充作流民的代表,去找阿拉延宗訴求進入山口。
在他們談論的當口,後面的兵丁悄悄向前移動。
耶律哈混在人群中,時不時地煽風點火。因為他長得瘦小,阿拉延宗幾次尋不到他。那被教唆的流民跟在後面盲目地起鬨。
當前面衝突起來,百里尋看到山口西側的圓木,頓時有了主意,便組織百名兵丁悄悄地將圓木搬來。
五根圓木同時衝向高牆,若不是阿拉延宗及時阻止的話,恐怕現在那高牆早已倒塌,或許現在有一部分兵丁已經過牆而去了。
百里尋在生阿拉延宗的氣,阿拉延宗自然對這百里尋也是氣不打一處來,殺敵不死必留後患。
在這危急時刻,沒什麼閒言碎語可講,兩人便互相奔向對方,打將起來。
霎時間,風起雲湧,掌風獵獵,衣袂飄飄,人影晃動。如閃電,似奔雷,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兩個人糾纏在了一起,直打得天昏地暗。
他二人周圍的兵丁已經散開到二十米開外,生怕傷了自己。
那原本站在百里尋身旁的耶律哼,也撤退了十幾步。他並沒有參與到眾人的廝殺之中,似乎他在觀敵瞭陣,或是伺機而動。
阿拉延宗與百里尋戰到一處,一交手,兩人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