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樂狠狠錘著桌面。
明明事先構想了無數的結局,可讓尹伯樂萬萬沒想到的是,單單一個首日銷量,《天龍八部》就破掉了龍國記錄——
他很清楚,決定首日銷量的,就是作者人氣!
“我們還有機會,只是首日銷量而已,哪怕他銷量超越《獨攬乾坤》又怎麼樣,只要無法打破射鵰三部曲的格局,那他先前在武俠討論會上的那番言論,就是個笑話……”
尹伯樂彷彿抓住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事實上他明白,在這個資料為王的時代,銷量往往就代表著一切,哪怕《天龍八部》的質量真的差強人意,單單憑藉洛陽無與倫比的號召力,就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這一戰,從頭到尾就是個笑話,只是他心裡不願承認。
——————————
看著手中嶄新的《天龍八部》,陳杜月笑道:“聽說你這本書的首日銷量賣出了八千萬,應該是龍國首日銷量最高的了吧?”
在《天龍八部》發售開始,洛陽便拜訪了許多人。
比如蕭家的老爺子蕭寰宇,比如《人民日報》的副主編陳隨風,再比如眼前這位,天都大學的師長陳杜月。
洛陽笑著道:“跟質量無關,可能是我兩年沒寫武俠的緣故。”
業界有一種說法,首日銷量說明不了什麼東西,這句話對也不對,當首日銷量在一個不算誇張的數字區間內打轉時,的確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任何一本書首日銷量能夠達到八千萬冊時,那都可以引起全國的重視與轟動!
就好像說……
這年頭長得帥沒什麼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今社會,長得帥確實沒什麼卵用,比如在座的各位;但當一個人帥到慘絕人寰的地步時,那誰敢說這個人不能靠臉吃飯呢,比如作者君。
陳杜月正色道:“希望這本書裡看到你的進步。”
為什麼會有後射鵰時代的說法出現,究其原因,就是《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匠氣太重,雖然精彩,但卻沒了《射鵰英雄傳》時的那份震撼,陳杜月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希望《天龍八部》可以重現射鵰的那份靈氣。
“當然不會原地踏步。”
洛陽笑著說了這麼一句話,起身告辭。
第二天,《天龍八部》加印六千萬冊流入市場,雖然沒有繼續售罄,但卻也險險賣出了四千六多百萬冊,又一個記錄誕生了——
史上最快達到現象級標準的作品!
洛陽並不在意這方面的虛名,《天龍八部》目前的表現,全部依賴於洛氏武俠這兩年發酵的力量,洛氏武俠這些年對國民潛移默化的影響,才是《天龍八部》開畫就大爆特爆的原因,這樣的奇蹟幾乎沒有人能夠複製。
接下來,口碑才是《天龍八部》的前進動力!
第三天,著名評論家梁世璐的一篇書評,拉開了《天龍八部》的口碑風暴:
[網上有後射鵰時代的說法,蓋因《射鵰英雄傳》拉起的期待太高,《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終究未能盡如人意,但不論過往如何,龍國武俠的格局終究是被洛陽破了,解鈴還須繫鈴人,也許從《天龍八部》的釋出開始,龍國武俠,就正式可以宣佈,進入天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