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是個不錯的歷史作家。
雖說在銷量戰中被游龍文化的劉新洲按倒在地一頓猛草,但這並不是秦雲不行,而是劉新洲太行了,後者作為龍國數一數二的歷史類作家,對同分類有著近乎碾壓性的優勢。
最關鍵的是,秦雲這人挺夠意思的。
兩次遭遇游龍文化惡意競爭,導致銷量方面丟盔棄甲,換個人早就把鍋甩給水木文化了,但是秦雲沒有,他雖然找洛陽發了一通牢騷,但洛陽認為那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秦雲的遭遇屬於無妄之災,沒有直接撂挑子不幹,說明人家是真看重你水木文化,不想離開。
這樣的作者,洛陽是願意去扶一把的。
當然也不是毫無考察,洛陽還是看了一下秦雲此前作品的。
從秦雲此前的作品中,洛陽能夠看出對方不俗的筆力,或者說寫歷史的其實文筆都不算差,而且架構能力也是相當的不錯,總之洛陽在看完秦雲此前的作品後,覺得秦雲應該能夠勝任續寫《明朝那些事兒》的任務。
當他把秦雲請過來的時候,秦雲並不知道洛陽的打算。
但這不妨礙秦雲對洛陽的敬佩,後者心悅誠服道:“洛大,我這最近一直在看《明朝那些事兒》,到今天為之已經看了不下於三遍了,我寫歷史類目前也有兩年時間了,可我從沒想過原來歷史還能這麼寫!洛大不愧是真正的天才,這本書實在是太驚豔了!真不知道你是怎麼寫出這種風格的作品的!反正我是徹底服了!”
“好了,別急著誇我。”
洛陽眼神不無考察的意思:“你覺得《明朝那些事兒》還有的寫嗎?”
秦雲連忙道:“這是當然,《永樂大帝》寫到靖難之役就停了下來,接下來還有五徵蒙古,七下西洋等等劇情都可以寫,而且很容易出彩啊,以《明朝那些事兒》的風格,肯定會把這些故事寫的十分有趣!”
“那如果你來寫呢?”
“什麼,我,我來寫?”
秦雲愣住,表情一陣變幻。
他不知道洛陽這句話是隨口一說,還是有更深的含義。
隨口一說的話自然不用在意,但如果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呢,讓自己來寫?
洛陽看著秦雲變化的臉色,自是猜出了對方的想法,他笑著道:“《明朝那些事兒》第二部,內容自永樂奪位的【靖難之役】後開始,先敘述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事蹟——揮軍北上五徵蒙古,派鄭和七下西洋,南下討平安南等等,後來永樂於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明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後,開始進入動盪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導致二十萬精兵喪於一旦,幸虧著名忠臣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但隨即又在兩位皇帝爭奪皇位的【奪門之變】後被害身亡……”
洛陽靜靜敘述《明朝那些事兒》第二部的大綱。
說完之後,他抬頭看向秦雲:“我來提供大綱,負責把關工作,你就負責照著《明朝那些事兒》的風格續寫,作者署名可以寫你秦雲,但是你應該知道接這個活兒,以後可就真得留在水木文化了,想走會比較麻煩。”
秦雲嚥了口口水。
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幾乎沒有猶豫,他便點頭道:“我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