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聊了十幾分鐘的正事,圈定AAAS的援助範圍。
之後,梁思順提議道:“我帶你逛逛校園吧。日本學校的社團頗具特色,今日納新,被稱為‘百團競渡’,不妨看看。”
20世紀初期,日本大學社團開始形成,
當時,許多日本學生前往歐洲學習,並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其他學生建立聯絡,
這種聯絡使得日本的一些學生開始追求更廣泛的文化、藝術經驗,並促使他們形成了一些社團,
這些社團往往是針對某一特定主題的,
音樂、繪畫、文學創作……
應有盡有。
另一邊,西方的大學卻社團發生了“變形”,不以愛好為主題,
學生們聚在一起,天天喝酒、開趴體。
這就很真實。
陸昀當然不會反駁梁思順的提議,
“我正好奇日本大學的社團呢。咱們走吧。”
他們一起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時值初春,百草生長,
學生們的青春活力也似盎然的春意般綻放著,讓校園熱鬧非凡。
梁思順介紹道:“戰爭結束前,日本大學體育類社團的人數是文藝類社團的三倍有餘,也算從側面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狀態。但現在……伱也看到了。”
她環視一圈,
如她所說,現在是各種各樣的文學社稱霸。
戰後,各勝利國聯手對日本的閹割是全方位的,又如外科手術刀般精密。
陸昀說:“勝利國的文化控制,恐難長久。”
梁思順看向陸昀,
“這是老師的看法嗎?”
陸昀點點頭,
“父親確實這麼說,他認為,命門在經濟。我也持相同觀點。”
梁思順笑,
心想,
老師這是後繼有人了。
兩人繼續往前走,學生們全都恭敬地對梁思順問好。
沒走出幾步,陸昀就被一個社團吸引了,
“女子文學社?”
這個社團竟然異常火爆,攤位被一群女生圍著,
嘰嘰喳喳的討論聲不絕於耳。
陸昀問:“師姐,日本的女性題材作品發展得這麼快啊?還是說,因為這個社團只收女子,所以才如此命名?”
梁思順想了想,搖頭說道:“我沒什麼印象。”
她提議道:
“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