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轉向陸時道:“詹姆斯本來可以去聖安德魯斯大學任教,但是他拒絕了。”
巴利解釋:“我只是覺得自己的水平不夠。”
坦白講,他不是如此自謙的人,
但因為見陸時這位文壇大家,聽說中國人都謙虛謹慎,所以才投其所好。
陸時與對方握手,
“你好。”
詹姆斯·馬修·巴利,
蘇格蘭著名家、劇作家,創作了許多經典的兒童文學,代表作有《彼得·潘》。
如此算來,《彼得·潘》應該快問世了才對。
三個男人依次落座。
澤娜讓服務人員又加了一個杯子,之後便準備退出去。
但陸時阻止道:“伱今天又沒有表演任務,不如留在包廂看戲劇吧,視野好。”
澤娜“啊?”了一聲,
介於《洛麗塔》在內容上有特殊性,她有些擔心自己的存在會影響男人們的討論。
陸時也明白小丫頭的顧慮,笑著解釋:“巴利先生是兒童文學作家,有你在,說不定能給我們一些不同視角的思路。”
巴利一怔,
“陸爵士知道我!?”
他蹭的一下站起身來,
“我……你……”
因為激動,說話有些磕磕巴巴,
最後只能選擇不說,轉而給自己滿滿倒上一杯酒,對陸時致敬,
“感謝!”
之後便一飲而盡。
所謂“感情深,一口悶”,
都在酒裡了。
看到此情此景,蕭伯納便對陸時微妙地擠擠眼,
“陸啊,你在當今歐洲,就是如此地位。”
巴利放下酒杯,
“陸爵士,既然你知道我,那我便直說了。最近我正構思一個劇本,前幾天,我在肯辛頓公園散步,看到幾個孩子拿樹枝蓋房子,扮仙女、扮海盜,玩得很開心,我由此萌生了創作欲。”
這應該就是《彼得·潘》的開端了。
按照歷史,故事並非一次性形成,
它先有的童話劇《肯辛頓公園裡的彼得·潘》,其後才改編為故事書。
巴利是一個有童心且有毅力的人,從劇本到定本,歷經1904~1928,共25年,
再加上構思,創作時間相當長。
陸時好奇,
“巴利先生準備創作遊戲式童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