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報紙,實在是太新了!
“創新”的“新”。
塞西爾翻過了第一版的訃告,後面便是民生版塊,
“民生……”
這個詞還是首次出現在報紙版面上。
貝爾福挑眉,大致瀏覽了內容,說道:“這個版塊居然真的是在關注市民的日常生活事項。我所看到的,就包括衣、食、住、行、就業、娛樂、家庭……”
凡是同民生有關的,包括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事情,都出現在了這個版面中。
兩人又繼續往後翻了幾頁,
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版面一定會很受百姓們歡迎。
裡面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從女王殯天到英布戰爭,再到印度革命,最後到海軍預算造假……
在這之上,倫敦政經的多位教授專家給出了總結,
《期望就業崗位增幅第一!工業之上,是誰在青睞農業?》
《房價連續五個月攀升,或成最難負擔樓市。專家:堅定的購房者仍有大量需求》
《事關食鹽!在女王的注視下,必將嚴厲打擊哄抬物價違法行為!》
……
塞西爾忍不住嘀咕:
“這些標題起得也太好了吧?”
連身為首相的他都忍不住好奇,想要看看具體內容,更何況那些市井小民了。
畢竟,19世紀、20世紀是混亂紀元,和平從來不是主旋律,即使是英國,百姓們也擔心遠處一場不知名的戰爭會影響自己的安穩生活。
就說印度,
趁著女王過世,但凡搞出點兒火星,倫敦人就可能買不起紅茶了。
衣、食、住、行、就業……
市民們最關心的不就是這些嗎?
塞西爾說道:“好一個民生!作為報紙,《鏡報》已經不單純浮於新聞報道了,而是揣測民意、安撫民意。”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
在揣測和安撫後,就該是“控制”了。
貝爾福也忍不住跟著稱讚道:“民生版確實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儘管各報紙都有類似的報道,但像《鏡報》這樣如此集中、如此量大管飽,確實是前無古人。”
單憑民生版,就註定了《鏡報》不會賣不出去。
塞西爾嘴角勾起,
“幸好,這個東西不難模仿。誰還不認識幾個磚家叫獸了,對吧?”
貝爾福點點頭,
他能斷定,過不了一週,其它報紙也會推出民生版,
到時候,《鏡報》的優勢就沒了。
塞西爾繼續往後翻閱,
驀地,他瞪大眼睛,
“Fxxk!”
竟然吐了髒字兒。
貝爾福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