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遇刺可不是小事。
時間流逝得極緩慢,就像沙漏裡的流沙被粘滯住了,如同瀝青。
8月15日,清晨。
陸時起個大早,在宿舍內環視了一圈,
沒想到,沃德豪斯沒有像往常一樣坐在窗邊讀報,而是看著窗外的景色,
他雙目悠遠,不知在沉思著什麼。
陸時輕咳一聲,
“爵士?”
沃德豪斯回過神來,遞了一份《紐約時報》過來,
頭版頭條——
《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不治身亡》。
陸時:“……”
雖然不清楚麥金萊在歷史上具體的遇刺日期,但是他記得當時正在舉行布法羅泛美博覽會,
那應該是9月的事,
而現在,無疑是提前了。
這顯然又是自己引發的蝴蝶效應。
陸時問:“總統被刺殺的原因是什麼?”
沃德豪斯搖搖頭,
“報紙沒說。”
說著,他推了一份三明治過來,說:“先吃點兒東西,然後收拾行李。我們明天差不多該回去了。”
在這個當口,兩人確實不宜繼續留在美國。
陸時洗漱,隨後吃早飯,同時閱讀報道,
——
麥金萊在布法羅港口慰問工會時,一名來自波蘭移民家庭的無政府主義者、失業工人喬爾戈斯,冒充粉絲擠進人群,並假借跟總統握手的機會,突然拔出藏在身上的手槍朝著總統的腹部連開兩槍,導致後者身負重傷,
由於庸醫誤診,加之救治的醫院條件簡陋,導致麥金萊不治身亡,終年58歲。
——
陸時有些懵,
“庸醫?庸醫誤診?”
他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
沃德豪斯的嘴角勾起一個微妙的弧度,
“這裡面的事……哼哼……”
他低聲道:“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只發現並取出了一枚子彈,便將傷口進行了縫合。”
陸時:???
“還能這樣的?”
他徹底震驚,
“現場不是可以清楚地聽到兩聲槍響嗎?”
沃德豪斯攤手道:“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從解剖結果看,兩枚子彈,一枚穿透了總統的胃部,另一枚則留在體內並未被發現,但醫生宣佈了手術成功。”
陸時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