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上午。
敲響布萊雅路大門的是夏目漱石的老師史密斯,並非道爾。
老先生沒有進屋,
他站在門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陸先生,阿瑟有急事連夜趕回了家鄉愛丁堡,所以讓我來把你引薦給查爾斯。”
似是擔心陸時誤會,又趕緊補充了一句:“你不要多想,阿瑟只是因為昨日和你們二位的交談,重新燃起了寫作的激情,或許過不多久,我們就能看到福爾摩斯的復活了。”
《最後一案》發表於1893年12月,
《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發表於1901年8月,
這期間,福爾摩斯都是“死亡”狀態,
從時間上來看,史密斯說的不見得全是安慰的話,應該是真假參半。
陸時邀請道:“先生要進來坐嗎?”
史密斯頗為紳士地低頭致謝,說道:“不了,我們趕快去艦隊街,不要讓查爾斯等太久。他這人是個火爆脾氣……”
老先生伸手整理圓頂禮帽,似是無聲催促。
陸時理解地點頭。
從名字上不難看出,《曼徹斯特衛報》的總部在曼市,倫敦只是設有辦事處,而查爾斯·普雷斯維奇·斯科特作為主編,自然不可能在這邊待太久。
史密斯帶陸時乘上了馬車,一同前往艦隊街。
艦隊街依鄰近的艦隊河命名,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都是傳統英國媒體的總部,因此被稱為英國報紙的老家。
這裡最顯眼的建築就是《泰晤士報》的總部,高大、雍容,
與之相比,《曼徹斯特衛報》的辦事處就顯得寒酸許多,只租用了一棟三層的奧斯曼式公寓,門可羅雀,樓梯旁還有一股子氨水味,像是被醉漢尿的。
史密斯上前敲門,遞名片給門房。
門房確認過了身份,招呼他和陸時進屋,
“總編已經在等你們了。”
他帶著兩人拾級而上,直奔三樓,跨過地上堆砌著的一坨一坨書稿、報紙,來到最內側的一個房間。
正準備敲門,裡面傳來對話聲,
“主編,不去吃飯嗎?”
“等人呢。”
“啊,對了,聽說是道爾醫生推薦的青年作家,好像還是中國人。”
“道爾那個臭混球,真當我們是撿破爛的,怎麼啥樣的歪瓜裂棗都給我引薦?中國人什麼的都在寫小說,他能寫嗎?寫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