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軍的緊追下,眾魏軍逃的逃,降的降。頂點更新最快張身邊僅剩下幾十騎,捨命往陳倉方向奔逃。
眾蜀軍沿陳倉道,排成了一條超過百里的長龍,爭先恐後往陳倉湧去。
張連夜奔逃,一路直奔到散關前,回頭看見魏延一行仍緊隨在身後,趕緊朝關上高唿,叫他們立即開啟大門,憑險拒敵。
那關上守關之將卻認得是張,哈哈一笑:“原來是張啊,你終於來了,我們正等著你們。”
張看著覺得面熟,只是畢竟隔得遠,現在心裡又急,一時想不起來是誰,只管催促道:“你快些開門,後面敵人追得緊!”
關上守將忙應聲道:“好好好,你等著,我馬上就開門。”隨即手一揮,衝著關上垛口後面喊道:“開……射!”
垛口之後,突然冒出大量弓弩手來,早已經拉了滿弦,朝著底下張一行揚手就射。
眾魏軍明明看著上面的人都穿著自家軍服,而且是到了散關這種大後方了,耳聽著關上守將還在和張套近乎呢,哪裡料到人家會突下殺手,一個個猝不及防,全都中箭倒地。
張身中數箭,跌下馬來,依然沒弄明白,關上這個自己看著眼熟的守將,為什麼要對他這樣突下殺手,拼盡力氣想站起身來,朝關上伸出右手,張開五指,上下唇動,要那人給他一個說法。
關上守將哈哈大笑,大聲給了張解釋:“張,你沒認出我來啊?我、我、我是,我是馬岱啊!你怎麼這麼快就把我忘了?”接著一揮手,關門大開,幾十名蜀軍走出來,把張一行中還沒被射死的,都給綁了起來。
張還沒死透,他很不甘心,他想不明白,敵人怎麼竟然會出面在散關,在隴右有曹真和司馬懿的大軍纏住敵人,在陳倉還有郭淮在留守接應各路,難道,他們都死絕了嗎?
接著,他朝關上伸出的手無力垂下,眼皮閉合了一半,來不及全合上,就滿懷不甘去去了。
魏延領著一百多騎人馬,氣喘吁吁趕到關下,看到張已經死了,很不甘心,一邊喘氣一邊罵:“你說你,跑這麼遠來挨這幾箭,何不當時就乖乖就擒,還可以留下一條性命呢。”
真是的,害我追得這麼苦,你卻把功勞送給別人了。
馬岱從關上下來,對魏延抱拳笑道:“將軍到底還是按時趕到了,我還正擔心呢。”一邊探頭往後面張望,怎麼就只看到這一百多騎,大軍呢?
“你別看了!”魏延搖頭道,:“大軍,還要晚上好幾天才能到達。我們這些人,是騎馬跟著張,連夜追過來的。你、你們是什麼時候到的?”
馬岱回道:“昨天夜裡,趁敵人根本沒防備,一口氣就衝到關內,把這裡給拿下了。”
原來幾天前,馬超和馬岱在長離河邊大敗夏侯霸之後,立即領著所有騎兵,渡過長離水,抄鄉間小道,擺脫司馬懿大軍,連夜趕到了街亭。
街亭的兩千守軍,突遇馬超大軍,根本就不敢攔路,只能躲進城裡據城自守。
馬超和馬岱卻不去攻城,只管讓軍士在城下高喊,說司馬懿和曹真都已經全軍盡沒,勸他們趕緊逃回中原去,然後立即就風馳電掣般越過隴山,進入關中,一路沿水東下。
到了縣,他們也只是圍著縣城轉了一,繼續前行,再圍著麋縣城轉一圈,散佈一下魏軍在隴右已經潰敗的訊息,就折向南下,直奔陳倉而來。
他們根本就不顧什麼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仗著騎兵行進速快,總是行動在敵人反應之前,避免與敵人相持,一路傳播魏軍在關中和隴右大勢已去的傳聞。
而且他們,也並不是孤軍深入,他們也是有後軍支援的。
他們的後軍,就是指魏延率漢中大軍傾巢而出,合擊陳倉,造成曹真和司馬懿即將背腹受敵的局面,重施當初襲占上的計策。
只是這一次,和當初又有許多不同了。
上一次繞過曹休去襲占上時,因為曹休自恃自家兵力遠大於敵軍,敵人又主動退保祁山,所以全軍壓上,上是座空城,所以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了。
而這一次,無論是曹真、司馬懿,還是張和郭淮,都小心了許多,特別是對於陳倉這個接應幾路大軍的總據地,有大量魏軍駐守,想依靠一次偷襲拿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好在馬超他們也沒有要去立即攻佔陳倉的打算,到達陳倉後,他們立即兵分兩路,由馬超率領五千精騎,留在陳倉城外挑戰,而馬岱,則率領一千騎兵直撲散關,來接應魏延的大軍。
現在魏延來了,但他的大軍,卻還像一條長度幾百裡的長龍,散佈在陳倉道上。
馬岱有些為難了,他不知道是該馬上離開去接應馬超,還要該和魏延在這裡鎮守散關,等待大軍的到來。
“沒辦法,那張在我手下吃過大虧,這一次去下辨,他實在是太小心了,一路上就跟烏龜在爬一樣,要不是我送給他那麼多糧食和軍服,到現在他還在路上扼險堅守呢。”魏延咧著大嘴,摳著後腦勺解釋。
馬岱能理解,他們那邊司馬懿不也一直是謹慎小心的進兵嗎?要不是夏侯霸急著報仇,他們在來關中之前,想要先取得一次勝利打擊敵人,還真找不著機會。
不僅如此,在冀城和上那邊,現在敵人連攻城行動都完全停止了,想要把他們調動起來,等他們露出破綻,可就全指望著馬超和魏延了。
魏延繼續推脫責任:“我,我們也是沒辦法,實在是戰馬太少,連拖車運糧的馬匹都算上,才湊了這麼幾百匹馬,搶時間趕到這裡來的。”
“嗯,我知道。”馬岱當然知道,當初為了保證隴右行動成功,西線的戰馬是幾乎都劃撥給他們了。
不過,現在情況好了很多,他也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這個,馬匹,其實,我們那裡現在倒是,馬比人還要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