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人馬分頭行動,最早開始出發的魏延已經無奈停下來了。◢隨◢夢◢小◢.lā
自從領軍從潼關風陵渡過黃河,襲取蒲坂津魏軍後路,並得到馬超所贈三千戰馬之後,魏延行動速度就更快了,趁虛搶佔安邑,助高翔奪取陝津北岸,然後又掉頭北上東進,直撲幷州上黨郡。
大司馬出的主意不錯嘛,捨棄敵人重兵防禦的洛陽,趁虛直撲鄴城,雖然遠了點,一樣可以建立奇功。
鄴城那個地方,是曹操稱公稱王的老巢,即便現在曹丕篡漢定都洛陽,曹氏宗族及夏侯家人還有許多留在鄴城,如果拿下鄴城,必定使曹魏內部大亂。
而且,如果洛陽勢危,曹丕肯定會退守鄴城,那樣的話,豈不是斷了他的退路?
嗯?鄴城空虛,那裡大都只剩下他們的家眷了吧?那這一去,豈不就是欺負人家的夫人和孩子?有點說不出口吧?
唉,管他呢,守備空虛正好,難道千里奔襲,倒希望遇上敵人強兵固守?就象直撲函谷一樣,空歡喜一場?
他率部疾行,翻越一座座山嶺,恨不得一日之內就兵臨鄴下。
作為後續的徐庶卻似乎有些不急不忙,氣得他不停地派人催促。
徐庶卻向他叫苦,說你倒好,得了三千戰馬,也不能分一半給我,我這裡全是步卒,還帶著大部分的輜重物資呢。
魏延哪會再捨得把馬送給別人,三千多戰馬他還嫌少呢,恨不得有七千就好,那樣的話,他就連一個步卒都沒了,全是騎兵,趕到鄴城,那就是眨眼之間的事情了。
關中之戰,就因為馬超的騎兵多,縱橫馳騁,出盡了風頭,現在該輪到我魏延啦!
奔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他率領三千騎兵在前,連自己的步卒都拉下了。
只是這幷州境內,山連著山,峰谷林立,道路崎嶇難行,實在是快不起來啊。
而有時為了翻山越澗操近路,他的無當飛軍士卒反而還抱怨馬匹是累贅,不如步行輕裝輕鬆飛越。
等他趕到壺關時,幷州刺史梁習和上黨太守李休早就已經集結兵力在那裡等著他了。
這李休本是漢中張魯部下司馬,當年張魯割據漢中,曾經對張魯說漢中甘露降臨,漢家赤氣已衰,黃家當興,你擁有幾萬雄兵,漢中又有四面險塞可以固守,不如自稱漢寧王,嘗一嘗當王的滋味吧。
閻囿卻勸阻張魯不要稱王,害得李休想當個相爺之類的願望沒得逞。
後來眾人因為勸張魯不要理劉備而投降曹操,被曹操封為關內侯,帶到鄴城居住。再後來曹丕被繼承魏王,在各地製造祥瑞,李休又準備以天象來進表勸說曹丕稱帝,卻被李伏搶了先。
李伏原來也是張魯手下,為曹魏右中郎將,搶先上表說當年在漢中就聽人說過,天命應在曹丕身上,曹魏應該稱帝,還說這是孔子的書上說的。曹丕得書高興得要死,命他把言論公之於眾。
雖然李伏搶了頭功,但曹丕製造異象來證明自己受天命,還是對這些會利用宗教製造輿論的原五斗米道教的半仙們予以封賞,李休也就被任命為上黨太守了。
李休這時已經老得快不行了,還能官至郡守,倒也高興了一陣子,不想天下突然又形勢大變了,季漢大軍奪取雍涼,繼而出河東郡,一路就朝他這裡殺過來了。
而領軍的將領,竟然就是當年搶入漢中,奪了南鄭縣城的那個叫魏延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