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在表面的平靜中度過,又經過一年多,該發生的也都發生了。
劉琦病死了,劉備正式擔任荊州牧。
巴丘新城已經建設得差不多了,各處屯田都取得了好收成,糧食不斷從江南四郡運往江陵。
葛良沿長江建設了許多兵站樓,把關羽以後為防東吳偷襲的烽火臺預先給建好了,而且它們的通訊方式採用莫爾斯密碼,利用火光或鼓聲傳遞資訊,而且每個時辰定時傳遞,沒收到資訊就是代表有情況。
不僅如此,葛良還取得劉備的同意,在江陵南岸也開始建城,取名荊安城,而且把巴丘從長沙郡劃出來,與南郡南岸武陵郡的幾個縣合併,新建立岳陽郡,調劉磐擔任岳陽郡太守,原長沙郡太守改由輔匡擔任。
諸葛均則已經沿沅水和長江一線,在各縣的支援下,開闢了大片的良田,而且除了軍人屯田,一部分分配給自由民耕種,但要求他們中的青壯年在農閒時也參加官軍組織的軍事訓練。
關羽在長江一線訓練水軍,戰船往返於江陵到巴丘之間,他還建議葛良各兵站樓之間增派聯絡小艇,以便在陰雨天保證資訊通暢。
身處江夏的周瑜感覺到荊州的敵意,但葛良總是回答他那都是在運送糧食,還問周瑜能不能用糧食從東吳那裡換點海鹽來,說捕了好多魚,沒有那麼多鹽來醃製,吃不完太浪費了。
周瑜覺得這都是騙人的話,向孫權稟報了荊州的異象,請孫權派魯肅去荊州交涉。
葛良趕往巴丘檢查徵糧,正好和魯肅在江面相遇。
“子敬兄,去年到荊州匆匆而別,今年相遇,可一定要讓我好好儘儘地主之誼。”
魯肅覺得先和葛良私下裡討論一下更好,就隔船回話問:“軍師這是要去哪裡啊?”
葛良吩咐在兩船之間搭上跳板,過來拉魯肅的手:“子敬兄,我正要去巴丘徵糧呢,這裡才剛過巴丘,不如和我一起逗留幾日,再一起去江陵如何?”
魯肅正有此意,倒看看他們新建的巴丘城的底細,於是吩咐掉轉船頭。
葛良把魯肅帶進新城,領他看了城中各處糧倉,那裡堆放了大量新收來的糧食。
“子敬,這要感謝老天爺啊,今年風調雨順,荊州這兩年都不用擔心沒飯吃咯。”葛良眯著眼睛直笑。
魯肅不得不相信,這座城好像的確是用來堆放糧食的啊,再說也沒見有多少軍人駐防嘛。
葛良故意領著魯肅把整座城都逛了個遍,最後才問道:“子敬,還沒來得及問此番要到江陵見我家主公有何公幹呢?”
魯肅懷裡揣著孫權的信,都不知道怎麼說好了:“就是,就是好久沒有聯絡了,派我來鞏固一下雙方聯盟。”
到了江陵,魯肅向劉備呈上孫權來信,幸好那上面說的話本也就是模稜兩可,全靠自己臨場發揮,想往哪方面解釋就往哪方面解釋。
回到江夏,魯肅告訴周瑜自己所見所聞,巴丘確實就是用來徵糧屯糧的,實在不好說人家對江東有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