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陸中部的汴京城從來都是最熱鬧的地方,縱橫筆直的街道,巍峨高聳的城牆,以及城中最耀眼的皇城,無一不彰顯這座千年帝都的堂皇之氣。整座城市被高牆涇渭分明的分為兩部分,牆內是皇家與貴族們的居所,喚為內苑,牆外是尋常百姓們的家園,名喚外城,這面城牆乃是當朝靈帝命天下工匠齊聚帝都所築,城筑後,取金石斧刃劈之,城損則斬築城工匠,斧裂則斬鑄兵之人,城下白骨累累,陰風慘慘,雷雨之日猶如鬼哭,此牆因而得名哭牆。由此天下怨聲載道,義軍雲起,汴京城守將懷恨已久,開門獻城,城破之日靈帝不願天顏有損,拔劍自刎,義軍入城後推開國高祖十世孫繼位,這位素有賢名的閒散王爺展示出了仁厚寬宏的一面,赦免含冤官員,與民休息,由此開啟了數十年的太平盛世,只是不知為何,哭牆下的寒風卻更加陰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