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張繡正要下令驅動投石車攻城,卻驚愕地發現,昨夜竟然下了一場大雪,大雪沒過小腿,投石車很難推動。
他正要下令剷雪,身旁賈詡幽幽一嘆:“主公,強攻之策不能奏效了!”
張繡驚問道:“卻是為何?”
賈詡指著義陽新城內城,對張繡說道:“主公,您且看!”
張繡放眼一看,一夜之間,義陽新城的內城赫然增高兩丈有餘,將近五丈,而且上面全是厚厚的堅冰。
張繡一臉驚怖:“魏延小兒莫非有神助?”
賈詡搖頭苦笑道:“非是有神助,實乃魏延小兒知道天時,近日陰雲布合,朔風一起,必然大凍,必然是,魏延小兒在風起之後,便連夜驅動兵士運土潑水,到了天明,這城池便增高兩丈有餘!”
張繡回頭問馬鈞:“德衡,你那投石車如何?”
馬鈞字德衡,這個名字相當有講究,一方面,鈞,重量單位,衡,稱量之意,從他的名字就能看出,他這一輩子就跟科技掛鉤了,後來果不其然,歷史上的他成為華夏科技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一些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不僅突破了諸葛亮,而且對提高生產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馬鈞搖搖頭:“現在這些投石車僅能拋到三丈五尺。”
張繡追問道:“若是要拋到五丈多高呢?做上五十臺,需要多少天?”
馬鈞想了一下,搖搖頭:“需要重新砍伐巨木,做上五十臺,現在大雪封山,更多困難,少說也要半個多月!”
“半個月?”張繡咬咬牙:“那我就等上半個月,況且,我不信,這冰能支撐半個月!”
“看這氣候,怕是真能凍上十幾天,”賈詡搖搖頭:“主公,我軍東進義陽,本就抱著速戰速決之心,所以未曾攜帶太多防寒輜重,魏延又在義陽堅壁清野,民眾不是躲進城裡,便是躲進山裡,我們無從補給,怕是挨不了幾日。況且曹操對南陽虎視眈眈,如若我們在此太久,恐怕被曹操趁虛而入,奪了宛城!”
張繡肅然一驚,連忙問道:“還請先生賜教,現在該如何是好?”
賈詡是147年生人,今年即將50歲,比張繡的叔叔張濟年紀還要大,此前力挽狂瀾,奉勸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挽救了西涼軍的命運,頗得西涼士卒敬仰,張繡也是把他視為父輩,一直尊稱先生,不敢輕慢。
賈詡撫須笑道:“幸得此前備下第二條計策,現在便讓胡馬兒帶著鄒夫人和五千匈奴馬去交換胡車兒!”
張繡策馬來到內城的吊橋前,揚聲大喝道:“魏都尉,某乃宣威侯建忠將軍張繡,帶鄒夫人和五千匈奴馬前來,交換部將胡車兒!”
魏延站在城樓上,俯視張繡。
張繡三十出頭年紀,瘦長臉,頜下微須,神情冷峻,胯下大宛馬,手持虎頭金槍,顯得威風凜凜。
魏延便用了一下【鑑定】特技,發現張繡的武力為92,統率84,智力62,政治49,魅力54,對魏延的好感為0。
這個時候,魏延居然還有心思罵了光榮的倭國鬼子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