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河之戰”當中,最大的變故便是夏王趙無極殞命,自此缺少主心骨的西域大軍分崩離析,在唐軍的追擊下倉惶西逃,只留下了遍地伏屍。
大唐不斷乘勝追擊,不僅收復了全部失地,而且將國界一舉向西推進了幾百裡。原本屬於夏國東疆的狄馬區域,已經完全落入了大唐的掌控。
由於路途遙遠,大唐根本沒有精力來管轄狄馬這片混亂的區域。不過秦天雄才大略,將此地建立成了唐夏貿易區,讓原本相互仇視的兩個國家在這裡能夠順利貿易通商。
一開始,雙方都帶著牴觸情緒,可隨著第一支勇敢的商隊踏上商途,這種僵持狀況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大唐的茶葉、絲綢、錦緞、食物,那些西域人簡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而當把這些東西換成牛羊,胡人們別提有多高興了。大唐的商隊用最小的代價,換來了牛羊皮、金屬、礦藏,同樣得到了不菲的收益。
嚐到甜頭的狄馬人開始和大唐密切接觸,日子逐漸過的富足起來。彼時西域戰火蔓延,無數胡人聽聞狄馬人安居樂業,曾經的彼此廝殺貧窮落後早已不復存在,紛紛趕來此地企圖躲避戰亂。
原本無人問津的荒蕪地帶,卻成了西域的人間天堂。
逐漸成為貿易核心的狄馬城,對大唐還有著另外一重意義——那些無力抵抗匈奴和鐵勒的小部族,選擇了在這裡與大唐接洽。在匈奴和鐵勒的雙重壓迫下,他們已經活不下去了。只有找到更大的靠山,才能避免部族覆滅的命運。
對於前來投誠的部族,大唐沒有理由拒之門外。所以名義上,他們還是夏國的附屬,而實際上,卻已經依附於大唐。
幾年時間,大唐透過接濟、分化、打壓、拉攏,使夏國局勢紛亂無比,戰火蔓延了整個西域。而西域的胡人也知道這樣消耗下去,對整個夏國來說是禍非福,可是為了自身利益,根本沒有力量能夠阻止這把越燒越旺的火。
就在胡人相互蠶食、力求再創造西域一統的局面時,休養生息的大唐鐵蹄卻已經叩開了他們的大門。
四年之後,大唐遠征軍討伐夏國!
匈奴和鐵勒大驚失色,第一次摒棄前嫌,聯起手來抵禦外敵。可是到了戰場,他們才發現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大唐的軍隊,還有那些在他們眼裡絲毫不起眼、只配淪為奴隸的各個小部族!
一個部族或許微不足道,可幾十個部族聯合在一起呢?
匈奴和鐵勒人氣憤難當,可惡的唐人,他們用卑鄙的離間手段,讓西域各大勢力相互殘殺,而自己則偷偷恢復元氣,再給那些永遠成不了氣候的部族勾勒出一副太平安康的美景,讓他們放棄了氣節與尊嚴,甘願成為大唐的狗!
可惜,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大唐新帥代天涯帶著大唐將士一路長驅直入,歷史上第一次攻陷了號稱“西域星辰”的夏國都城——瓦喇迪罕。
當策馬進入城門之時,代天涯的激動無以復加。多少年來的屈辱,多少年來的夙願,終於在他身上成為了現實。
他帶領著大唐兒郎,征服了這個世世代代帶給他們災難的國度!
當大唐旌旗插在夏國皇宮的那一刻,便宣佈了一個王朝的滅亡。儘管有人不願承認這個事實,可是近半數部族的歸順、少數部族保持緘默,匈奴和鐵勒聯軍的一路潰敗,已經讓亡國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夏國亡了!
驕傲不遜的匈奴人沒有放棄,他們還在試圖抵抗,和屈辱的命運做鬥爭。結果就是被代天涯所率的大軍一路西驅數百里,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
自知翻盤無望的匈奴可汗萬般無奈,再也不敢拿著殘餘族人的性命為代價——他已經輸不起了。
於是,匈奴人開始了漫長的流浪。
而獨木難支的鐵勒人則要聰明許多。他們自知無法逆轉歷史的洪流,很明智地放棄了抵抗。當鐵勒王跪伏在代天涯身前的那一刻,“鐵勒”兩個字便成為了歷史。
為怕死灰復燃,代天涯應承皇命,硬生生將原本強大的鐵勒分成八部,分別發配於夏國最偏遠的八個地帶。
當西域所屬三十九個部族全部臣服,幅員遼闊的西域地帶,盡皆納入大唐版圖。
*****************************************
夏國覆滅,東邊的齊國人人自危。
心中忐忑的大臣們開始對李玉口誅筆伐。原因無他,數年之前正是他答應那位大唐特使,派出了十萬大軍支援岌岌可危的大唐。可戰爭結束後,大唐居然說那十萬大軍盡皆“戰死沙場”!
那可是整整十萬大軍啊!難道居然拼到了山窮水盡,一個都不剩?
這樣的謊言,根本騙不了任何人。可是隔著諾大的大唐帝國,誰也無法去西域一探究竟。打了一番口水戰之後,大齊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