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十年前鳳之瑤與鳳之嵐巔峰對決過後,齊國的老百姓再也沒有對哪一場比舞如此期待過。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鳳之瑤站在雲端,俯瞰所有在地上苦苦掙扎的伶官藝人。
她就像涅槃的鳳凰,翱翔於九重天之上。那如火一般的尾翼,將天空都渲染成了她的顏色。
不知是迫於她如日中天的威勢,還是沒有信心去實現幾乎不可能達成的夙願,抑或是謝淵從中作梗,十年來根本沒有人膽敢與她一戰。於是乎,民間流傳出了一種說法,並且老百姓對此深信不疑。
鳳之瑤,一戰封神,自此之後,四海再無敵手。
十年後,終於有人鼓起勇氣,邁出了從沒有人敢於嘗試的一步。而隨著這個人的身份被揭開,更是在齊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她是大唐第一舞姬,一頭白髮如雪。
她曾經打敗了來自夏國的第一舞姬“魅舞妖姬”,在汴京城風頭一時無兩。
她不到二十歲的年紀,讓齊國三大高手——燕若雪、梅之瑜、蘇童都自嘆不如。
最主要的是,她是曾經的天下第一鳳之嵐唯一的親傳弟子!
這樣的身份,這樣的背.景,再加上鳳之瑤親口承認對方有與她一戰的資格,立刻將柳傾歌推到了風口浪尖。放眼整個齊國,曾經看不起這支大唐歌舞團的人全部收起了輕視之心,轉而對這場比舞無比期待。
大街上、酒肆中、客棧旁、寺廟中……上到公卿貴族下到販夫走卒,每個人議論的話題只有一個——兩天之後,“天下第一”到底將花落誰家?
當然,這件事能得到如此高的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鳳之瑤親口承諾,讓全齊國的人一同來見證這場舞林巔峰之戰。放眼從前,這是從來不曾發生的事。
能欣賞到如此妙舞,每個人的心都熱切起來。感覺自己地位水漲船高的平頭百姓無不將此作為今年最大的盛事,其熱鬧程度一度將幾天之後的“稷下盛會”遠遠拋在了身後。
短短一天時間,訊息便如一陣春風,吹遍了整個臨淄城。
相比於百姓們的熱切,此次盛會的幾位主角,卻表現出了讓人驚歎的沉穩。
旁人不知鳳魁苦,鳳之瑤也不需要別人的理解。她現在只想做好她自己,只想要得到自由。可悲的是,她還沒有看見希望,就已經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鳳凰臺已經不再是她的家了,她也不敢回去,所以那些登門或是加油打氣、或是想借此事謀取利益的達官貴人盡皆撲了個空。而早先察覺到她乘坐的是鑑吏大夫府上車馬的人,又蜂擁一般湧向龐光大的府邸。
可結果依然如故。
龐光大不傻,如果有可能,他絕不會接手這樣一枚燙手的山藥,特別是透過一些隱蔽的渠道得知定國公和溫良侯都異常重視這個女人之後。
可是他能甩手不管麼?
那個兒子口中神秘莫測的唐大哥捎來了一句口信,內容很簡單:龐子敬,十萬兩。
問明兒子此去尼山的經過,龐光大敏銳的察覺到這句話並非表面上聽起來這麼簡單。
“十萬兩”只是一個賭約而已,他當然拿不出這麼多銀兩,也不認為齊國誰有這個實力能夠為了一句戲言而一擲千金。所以數字不可怕,可怕的是數字背後代表的含義。
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他身為鑑吏大夫,疏通關係暗箱操作,希望兒子透過非正常渠道從辯才會中脫穎而出,獲得前往稷下盛會入場券的事已經暴露了!
想通這一點,龐光大內心湧起了驚濤駭浪。
他是什麼身份?是堂堂鑑吏大夫!如果像他這種人都徇私舞弊,齊國哪還有正義可言?言官最重要的清心修身,不為外物誘惑。如果這件事被暴露出去,罷黜官職或許都是最輕的處罰了。
龐光大當然不會賭上自己的一切,所以他只能按照唐安的吩咐去做事。
而唐安給他的任務非常簡單——力保鳳之瑤安危!
從小港回來之後,龐光大用最短時間將鳳之瑤轉移到了隱藏的別院之內,而對外則採取了統一口徑——鳳大家只是當日來府上做客而已,至於後來她去了哪裡,我們也不知道。
於是,在所有人眼中,鳳之瑤就像是人間蒸發了!
****************************************************
因為“天下第一比舞大會”臨近,整個臨淄城都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有的人忙碌著散播訊息,有的人忙碌著開盤口,有的人忙碌著規劃商販攤位。這其中,最為忙碌的便是朝廷了。
“天下第一舞姬”的歸屬對齊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所以比舞不能失了體面。又要估計到樂師、場地、安全、禮儀等諸多事宜,讓人為難的事,這許多事都集中在了兩天之內,而鳳之瑤邀請全民參與的舉動,更是打亂了朝廷的全盤計劃。
兩天下來,朝廷已經是忙的不可開交。
更讓人難堪的是,鳳之瑤的忽然消失,讓朝廷陷入了一陣惶恐。試想一下,全天下都知道東闕臺的盛事了,若是當日鳳之瑤不出現,該如何跟遠道而來的百姓們解釋?如何跟大唐歌舞團解釋?
還好,正當無數官員惴惴不安之時,鳳之瑤送來了一封親筆信。
“諸君勿念,之瑤安好。比舞盛會,必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