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秋分,天氣沒有之前炎熱,眼瞅著夏天就剩了個尾巴,這也就預示著秋收就要到了。
這可是一年中的大事,全家除了周翠娘跟大河以外,都要出動,連學堂裡的李耀先都請了五天假回來幫忙。
凌晨對李耀先這點非常滿意,雖然讀書了,但並沒有一些讀書人的陋習,也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假清高,這李耀先要真是那樣的人,凌晨早把他拽回家了,就這樣的要是考上了將來做了官也是誤人子弟。
首先要收的是玉米,這玉米收完以後需要加緊時間犁地種冬小麥,然後是紅薯,最後是大豆跟花生。
收玉米可不是個簡單事,玉米葉子邊緣鋒利,不小心就會被拉一道口子,這汗一出殺的不行,不過勞動人民也很聰明,只要把玉米杆砍倒然後在掰棒子就沒有這種煩惱。
三個大男人砍,凌晨跟田氏還有大江就蹲下掰了扔一堆,到時候一起往家背,別小看大江,幹活乾的還挺好。
凌晨一邊幹一邊想,明年要給家裡整上個車。
三個兒子看著玉米杆子砍得差不多了,就會趕過來往揹簍裡裝,裝滿以後就往家背,家裡的院子已經清理出一大塊地方,揹回去攤開晾曬就行。
凌晨出門的時候給了周氏一些錢,讓她去買一條肉,家裡還有478 抓的魚,這幾天必須吃些好的才行。
中午凌晨他們也不能回家吃,飯跟水都是送到地裡的,只是讓大江回家休息,孩子還小,別累的不長個了。
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終於收完了玉米,然後又是半天時間把玉米杆揹回來,這些靠著牆根曬一曬,到時候摞好了冬天可以少上山拾柴火了。
玉米收完了,老大老二負責犁地,準備種小麥,凌晨帶著老三跟田氏去收大豆跟花生。
收大豆的時候要格外注意,豆子一成熟,稍微一碰豆莢,豆子就爆出來了,不過這大豆也就種了一畝地,所以撿豆子的任務就交給大江了。
地裡,大江挎著個籃子,撅著屁股帶著草帽撿的認真。
草帽是凌晨休息時候用柳枝草葉編的,太陽毒辣,小孩子面板嬌嫩別給曬傷了。
至於花生比較簡單,一人一嶺蹲下往外薅就行,薅的同時還要把沾到的泥土抖落乾淨,不過要注意落果,不能浪費。
凌晨這邊大豆跟花生收完以後,那邊的地也已經犁完可以撒小麥種了,然後他們就掉了個個,她倆兒子過來接著犁地,凌晨他們過去撒種,這樣時間又過去了一天半。
剩下的半天就要把紅薯收回家了,時間有些趕,摸黑幹完的,至於這塊地就閒著了,這是塊窪地,只能種點紅薯,種別的東西純屬浪費。
凌晨不得不佩服自己,四天時間把糧食全部收了回來,人都退了一層皮,不過看著一院子一倉庫的糧食,心裡非常滿足。
這可是往後接近一年的口糧啊這一些拋除繳稅跟留種的,剩下的也不算很多。
全家人都累的不輕,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黑瘦黑瘦的,凌晨打算好好給大家補一補。
她囑咐478上山逮了一隻野雞跟兔子,然後又蒸了一鍋純白麵的饅頭,一家子吃了一頓飯。
糧食都收回,剩下晾曬跟脫粒這都是小事了,李耀先也只有一天的假期,凌晨沒讓他再跟著忙活,她怕累狠了再沒得到休息人會生病,雖然每年秋收都有這麼一遭,但那是每年,並不是每天。
送走了李耀先,家裡準備給小麥脫粒,大瑞朝繳稅只收小麥跟玉米,小麥在凌晨來之前已經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