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錢氏忙著給自家外甥女準備上轎飯,待到這邊梳妝打扮好了,她就趕忙把做好的麵食送到屋裡。
“寶茹,今兒怕是要忙活一整日,也不知劉家那邊如何安排的,你且先填飽肚子。”
林寶茹雖然沒成親的經驗,不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她以前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那些影視劇跟裡寫過的女子成親時候,蓋頭一日不得掀開的事兒,她還是知道的。
自然,她就猜著估計這碗上轎飯吃過後,下一頓怕是就要撐到傍晚時候了。
又過半個時辰,外面響起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接著,屋裡幾人就聽到熱熱鬧鬧的吆喝聲跟喜氣洋洋的吹打聲。
銀杏嫂子一臉歡喜的跑進屋裡,“嬸子,趕緊蓋蓋頭,劉家的花轎進門了。”說著,她還喜滋滋的揚了揚手裡的紅封子,歡喜道,“咱還沒攔門呢,劉家尋得那管事兒大娘就開始分派紅封子了,連小孩都人人都有呢。”
林寶茹坐在炕上,一身紅彤彤的嫁衣,襯得明明只算清秀的她多了幾份嬌豔。
王氏看著自家眉目好看的閨女,心裡不捨的厲害,還沒說話呢,眼眶就有些發紅了。好在今日送嫁,當孃的本來就要哭送,所以倒也沒人趕上來勸說。
臨給閨女蓋蓋頭的時候,王氏特意拿了一把茅草,小心編起了絨花。這絨花不算大,戴在盤著漂亮髮髻的髮間,竟然絲毫不打眼。
“娘給你編個絨花,嫁去婆家定能榮華。”王氏目光溫柔的看著自家閨女,多少不捨跟擔憂,最後都只化作打心底裡的牽掛跟叮囑,“戴個絨花,回家帶上麒麟子......”
林寶茹看著身邊紅著眼眶眼巴巴看著自個的採茹幾個,又對上王氏殷切的目光,心裡莫名的湧起陣陣不捨。
她抿了抿嘴,輕聲應了一句,沒敢說話。她怕自己一開口,就忍不住跟著抹眼淚。
在鮮豔的繡著鴛鴦的蓋頭徹底擋住視線後,林寶茹才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自個竟然真的要嫁人了。
說不上欣喜也說不上排斥,只是那種惆悵跟微微的不安,讓她心裡半點都不得安寧。
林寶茹不知道自己這一步走的對不對,甚至在這一刻,她內心是生出了些許迷茫。
她與劉書來說不上是熟識,更談不上有多少感情,所以所謂的少女情懷跟希冀,她自然不曾有過。相反,在最初的時候,她對這門親事的感覺的無力,後來無謂,直到昨日開始才生出淡淡的無奈。
王氏看著自家閨女乖巧坐在那紋絲不動的模樣,眼淚撲簌撲簌的就落了下來,連叮囑的話跟早就想了千萬遍的哭辭都說不出口了。
她拉著自家閨女的手,勉強的笑道:“寶茹,別怕,往後也要好好的......”
只是一句話,卻讓林寶茹的眼眶猝不及防的湧上了眼淚。她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了,竟然莫名的感覺有些委屈,明明這門親事是自己親口應下的,人也是自己選定的。
雖然當時,她別無選擇,可不是早就想過千萬次了嗎?他只管荒唐他的,只要不礙著自個,任他在外面胡鬧就是了。
王氏摸了摸眼角的溼潤,強笑著說道:“娘就在等著你,回門的時候可也好歡歡喜喜的才好......”
母女倆說話的時候,來攢忙的嬸子跟添妝的媳婦們,這會兒都靜悄悄的,就是之前歡快嗑著瓜子吃果盤的小媳婦們,都難免想起當初自個出嫁時候,對孃家的不捨跟爹孃不放心的囑託來。
沒一會兒鞭炮聲就在院兒裡響起來,接親的人都開始熱鬧的吆喝著接新娘了。
而跟著來接親的兩位夫人,也滿臉和善的打籃子裡不斷拿著糖果跟點心在院兒裡派發著。得了好物件的孩子跟大人,各個都眉開眼笑的說著吉利話,惹得劉家來接親的人更覺體面了。
接親的人不少,前前後後連著抬轎的,加上吹打跟放鞭炮的,還有後面等著抬嫁妝的,足足得有二十來人。偏這些人,無論男女都齊齊穿著喜慶的暗紅色衣裳,打眼看著就讓人覺得講究。
這排場,在桃溪村可是幾十年都不曾有過的。一般家庭,雖然也用的上轎子,可也只是小小的纏著紅布的一頂,而來接親的多半也就幾個農家院會吹打的人。
若是家裡條件差一點的,只用輛貼著紅紙幫著紅花的牛車騾子車,就能把媳婦娶走。
可從來沒人這般大張旗鼓過,就是在村口老遠的地方,都能聽到熱鬧。
這不,甭管是跟二房搭上話的,還是那些個之前因著為老宅幾口人說話沒臉湊過來的人家,都齊齊在道邊上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