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來幫忙做飯的嬸子也笑呵呵的過來了。
“嫂子,在屋裡嗎?”
一聽到聲音,王氏就趕忙起身往外迎了出來,她笑道:“在呢在呢,趕緊進屋坐會兒。”
那嬸子看到王氏娘倆出來,先是打量了幾下林寶茹,隨後就忍不住樂道:“哎呀,有些日子沒見寶茹丫頭了,這會兒瞧見了倒像是變了個人似得,好看的緊,就跟畫上出來的閨女似得。”
她一邊說,就一邊把胳膊上挎著的籃子放在了房簷下頭,“前晌去摘了些柿子,回頭你給孩子們用涼水醃一下吃個稀罕。”
林寶茹捂嘴笑道:“嬸子可別誇我了,誇的我都沒臉見人了。”
“嗐,本來就長的俊,有什麼可害羞的。”說完,那嬸子就看向王氏說道,“嫂子,你說你是怎麼生的啊,能生出這樣有福氣的好閨女來,我這看看都覺得眼紅了。”
自家閨女被誇了,王氏心裡哪能不歡喜?
她眉開眼笑的看了自家閨女一眼,掩著嘴笑著的回道:“要不怎麼說我命好啊。不過磊子娘,你可別光看我。誰不知道你家磊子是個能幹孝順的,娶的媳婦也是個懂事勤快的,咱們村可是多少人都羨慕你呢。”
磊子娘心情極好的應了個是,說實話,以前的時候,她也是一肚子糟心事的。
倒不是說兒子兒媳不合她的心思,而是因著家裡太窮了,吃一碗粥都得算計著。可她當孃的自個省出來吧,磊子寧可倒了也不吃。
次數多了她就不敢再省自個的口糧了,再加上她家本來也沒幾塊田地,就修的那點地兒勉強夠一家子餬口的。偏生磊子因著前幾年跑外摔傷了腿腳,到現在都幹不了重活兒。
如此一來,磊子便是整日裡在外頭當小工,也只能掙個十文八文的,都不夠買一家人的口糧。
時間長了,磊子媳婦心裡能痛快?倆人雖然不吵不鬧,可少不得因著手頭拮据鬧彆扭。
不過如今好了,磊子媳婦在林家作坊裡尋了個活計,磊子也因著有跑外的經驗,得了份差事。
前兩天廟會前,林家二房還給他倆一人包了個紅封子,說是讓一家人過廟會用呢。雖說裡面不過就幾十文錢,可放在農家院裡,也夠好生吃一頓肉餃子了。
這事兒,誰不羨慕?
別人家有沒有感覺,她是不知道。反正她是覺得,自打自家兒子跟兒媳進了林家作坊幹活以後,她們一家子都和美了許多。
想到這裡,她就越發感激起林家二房來。
“哦對了,我來是跟你說一聲,今兒就讓吃上工飯的鄉親們,去我那吃一頓。”磊子娘眯眼笑道,“你也能安生的在家好好待回閨女跟女婿。”
上午採荷去各家各戶尋學字兒的孩子時,就已經說過是自家大姐帶著劉家兩位少爺回來了。那一道問一道說的,磊子娘能不知道?
所以,頭晌午前,她才沒上門來幫著做上工飯。
王氏趕忙擺手,“這怎麼好,還是來我這吃,畢竟是給我幹活兒的,哪能去你那裡鬧騰?”
磊子娘見她不應,拉下臉來故作不高興道:“瞧你說的,不過是一頓飯的事兒,哪會鬧騰啊。你要是再這麼生分,往後我可就不敢等你這大東家的門咯。”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王氏就算再覺得不妥,也沒法再堅持了。
不過磊子娘把事兒攬過去,倒也真幫了她。畢竟,王氏也的確不太想,在閨女好不容易回來的時候,招呼了一群上活兒的鄉親來吃飯熱鬧。
且不說閨女跟女婿要跟著受累準備收拾,就光是想著人多眼雜的,許多話她都沒法跟閨女敘,王氏就有些心焦。
“你這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那會兒我還琢磨著,家裡該怎麼擺桌子呢。”王氏笑著送磊子娘出門,一邊連連道謝,“你說要讓女婿還有劉家二少爺跟大夥兒一道吃吧,我心裡覺得過意不去。要是都擺成席面吧,咱家裡也沒那麼多好東西......”
磊子娘拍了拍她的胳膊,說道:“大傢伙都知道,再說了,你能慢待了咱自家的閨女跟女婿,還能慢待了來咱們村教孩子們識字兒的小先生?”
“到時候,再讓人家小先生覺得咱們村的人不講究,往後不來了,那才後悔呢。”磊子娘說完,就又不放心的小聲問道,“家裡的雞蛋跟菜夠嗎?要不行,我一會兒讓蘭子去園子裡摘幾個秋茄子跟豆角,再拿點雞蛋過來!你是招待女婿跟小先生的,席面可不敢潦草了,免得讓人看輕咱村裡的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