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村裡人不多,他倒也不擔心有人傳閒話。待到了林寶茹家破敗的門前,他才止住了步子,只隔著鬆散的籬笆往裡張望。
王氏收拾好碗筷出了正屋,就看到牆外頭一個來回徘徊的身影,當即心裡一緊。沒等她尋思著要不要喊人,就聽得那人出聲了。
“二弟妹,過來......”
她眯了眯眼,這才看清外頭墊著腳衝她招手的,居然是個男人。確切的說,是林寶茹的大伯,也就是林家在外做工的林大沖。
對於林大沖,王氏的感情很是複雜,這麼些年她一直受著大房的欺負,打心裡也並不是沒有怨言的。可是林大沖卻是個木訥的老實人,甚至早些年自家兒子剛燒壞腦子的時候,他這個大伯還幫襯了她家不少。
甚至逢年過節,她們在老宅裡討了沒趣兒,林大沖都會幫著她們娘幾個說幾句話。哪怕,那話根本沒人聽。
再往前追一追,其實當年與她說親的,應該是林大沖。只是後來不知怎的,有人看到章氏跟林大沖拉扯,繼而傳出了閒話,而章氏孃家在章家村也有些威望,所以最後林大沖只得上王家退親,轉娶了章氏。
當時她家嫂子捨不得到手三隻雞的聘禮,愣是逼著林家換人娶她,最後她便嫁了林家老二。
剛開始不是不尷尬,只是後來林老二待自己是真好,林大沖又常年不在家,加上這件事本來就沒有外傳過,所以那些尷尬也就慢慢消散了。
她往前走了幾步,看清林大沖雙眼烏青,似是剛趕路回來,應該是還未回老宅那邊。
“弟妹,趕緊過來。”林大沖像是沒感覺到王氏面上的苦澀,依舊招手叫她,只是這會兒帶了些許迫切跟焦急。
恰好屋裡林寶茹聽到了動靜,問她有什麼事兒。她趕緊回頭說沒事,然後走到了籬笆邊上上。
打私心裡,她是不願意讓自家女兒再見大房那邊的人,哪怕這個人對寶茹姐妹幾個還算和善。
林大沖見王氏過來,趕緊把手裡的物件掛在籬笆上,又從腰帶裡摸出幾文錢,說道:“今兒發工錢,東家多賞了幾個銅板,還給了兩根扇子骨,你先拿著。”
他說完,抬頭看了看王氏,見王氏眉頭緊鎖面容悽苦,只當是她又被自家老孃跟章氏欺負壞了。
只是旁的他也不能多說,自家婆娘原本就不是個和善的。二弟妹又早她幾年生了滿倉,她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鬧了一陣子。
後來她懷了身子,跟二弟妹家的關係也緩和了一陣。可也不知道為何,章氏生了老大後回了一趟孃家,就死活說二房有一尊克她兒子的煞星。
打那以後,兩家就沒和睦過。
林大沖也是被她叨叨的厲害,最後只能常年在外做工,就圖個清靜。現在他瞧著王氏悽慘的模樣,有心勸慰幾句,可一想他的話哪裡有分量,最後也只能跟著嘆了幾口氣,仔細叮囑道:“你大嫂性子差,你跟孩子們遠著她點。娘那......你也別怨她,老/二走的突然她心裡也不好受......”
王氏抬頭看了看林大沖,她又何嘗不知道他說的那事兒。早些年,婆婆對她也就嘴上潑辣些,活計上苛刻些,但還真沒逼過她。
當初自己生滿倉時候,婆婆也不是沒細心照顧過。甚至生寶茹時候,她還說過兒女雙全的好。
只可惜她們終究因著林老、二的一個大意,生了仇怨。
其實劉氏有一個老來子,也就是林大沖嘴裡的么兒。那時候,林家日子過得正紅火呢,有一日村裡後山發現了大蟲,為著村裡幾百口人著想,縣衙懸賞獵戶打大蟲。
當時村裡很多年輕人,都是三五成群的約著進山。
公婆擔心大蟲厲害,死活不讓剛剛成婚的老大跟老/二倆兒子進山。那時候,剛學會跑的林老么,被公婆護的跟眼珠子似得,連門都不讓出。
有一回公婆去趕集,讓做工回家的老/二照看著小弟。恰好那時候,跟林老/二關係不賴的獵戶來尋他進山,一來是小弟年幼非鬧著進山看大蟲,二來林老、二也心存僥倖,畢竟那麼多人都沒遇見過大蟲。所以,就帶著小弟進山玩。
卻沒想到,那次......林家小弟,再也沒回來。打那以後,公婆對自家就冷淡了。
公公還好,只是不往來。
可劉氏卻與他們一家就成了仇人,尤其是見到王氏時候更是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