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章 (2 / 2)

蘇瑾瑤要是沒有猜錯,這個陳家大伯應該就是王昌亮的爺爺了。屏山村裡算是有頭臉的,估計也就是這個在城裡給人家做過管家的陳爺爺能拿得出手。

不一會兒,四平的大哥就領著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過來了。老頭身上穿著蓑衣,揹著個手,四平的大哥還給他撐著一把傘,倒是顯得有幾分的氣派。

進屋裡,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春妞則是又往蘇瑾瑤的身後縮了縮。

蘇瑾瑤暗自嘆氣,覺得春妞也真是白長了個大個子,這膽子好像也不大啊。

陳大伯身子不算高,身材不胖不瘦的。保養的也挺好,臉上幾乎沒有什麼太深的皺紋,一雙眼睛尤為精亮,一看就是個心思很多的老頭兒。

陳大伯進了屋,眼神在眾人面上一一的掃過,最後落在了蘇瑾瑤的臉上,和蘇瑾瑤對視了片刻。

蘇瑾瑤沒有把視線挪開,也沒有一絲迴避躲閃的意思,就那麼大大方方的讓王昌亮的爺爺看著自己。

只是蘇瑾瑤沒想到,這個陳爺爺竟然還先跟自己開口了。問道:“蘇家二丫頭,你也在呢?你這幾天算是風光了,咱們屏山村到處都在說你的事呢。怎麼,今天李家的事,你也跟著看熱鬧?”

這話,前幾句算是打招呼,倒是沒有什麼不妥。可是這最後一句,說蘇瑾瑤是在看熱鬧,就帶著幾分的奚落了。估計是沒把蘇瑾瑤放在眼裡,覺得蘇瑾瑤在這兒是多餘了。

蘇瑾瑤卻沒有半分禮讓的意思,微微一笑道:“我不是看熱鬧的,是跟陳爺爺一樣,做個見證的。從昨天李家嬸子告訴我說春妞回了趟孃家,到今天一大早上四平來敲我家的門,我就跟李家這事纏上了。說來也巧了,昨天春妞是我在李家屯找回來的,今天春妞又是我在去李家屯的路上攔回來的,您說我這是看熱鬧呢,還是甩不脫了呢?”

蘇瑾瑤這意思很明顯。昨天李家的大嫂主動來自己家裡,把春妞回家的事情說了,就是想要把自己拉下水。今天四平也一樣把自己扯進來,這事就算和她有關係了。

陳爺爺多麼精明的人呢,一聽蘇瑾瑤這話,就是也明白了幾分。眼神看向了李家的大嫂,那意思估計是提醒她,把蘇家二丫頭扯進來,她可是打錯了算盤,抖落不掉了。

李家大嫂也正頭痛呢,她本來就是想要借蘇瑾瑤這個人,把春妞說謊跑回孃家的事情鬧大。何況,蘇瑾瑤不饒人的性子全村的人都知道了,李家大嫂還以為春妞這次拿蘇瑾瑤做幌子,那是把蘇瑾瑤得罪了,會吃大虧的。

可是她也沒有想到啊,這蘇瑾瑤竟然連她三嬸一家都不肯饒,卻有心能夠站在春妞這邊。這算盤,還真是打錯了。

不過,現在蘇瑾瑤就站在這兒,誰也送不走了,也只能就這樣分家了。

現在李家大嫂和二嫂、三嫂就是巴望著儘快把分家的事定下來,可不想再拖著了。以後各家過各家的小日子,該是多自在呢。

既然說是要分家,見證的人也都來了,李家大嫂就回屋裡,把一個小木匣子拿了出來。

李家大嫂開啟木匣子,一邊往外拿東西,一邊道:“這是房契,這是地契。我們李家有兩處房產,一處是我們現在住的這間大屋,另一處老宅在村頭老槐樹那邊,不過現在沒人住。地也不多,一共十一畝,只有四畝水田,剩下七畝旱田還有兩畝是前年我家大安帶著我家滿寶延著山邊開出來的。”

然後,又拿出一個小口袋,從裡面倒出幾小塊銀子和一些銅錢,說道:“這碎銀子加在一起還有二兩七錢。之前給四平娶媳婦用了五兩,再之前就是開春種地買了些種子。咱們家去年冬天留的種子不夠,這個在過年的時候就說過的,花了多少錢也是跟大家知會過得。銅錢一共是三百四十八文,都是這些天賣菜、賣米的錢。再就是這幾屋的東西,傢俱、櫃子、農具啥的,你們自己看吧。”

李家大嫂說完,二嫂和三嬸互相看了一眼,然後二嫂道:“我看啊,這各自屋裡的東西是不是就不分了?各家自己用的也就是衣服、被褥啥的,這個還能咋分啊?農具好辦,按照田地分。等分了田地再分農具,田多的,自然是多拿兩件;地少的,拿多了農具也沒啥用吧。”

二嫂說完了,三嫂想了想,站起來道:“衣服被褥不分了,可是廚房的碗筷、炊具還是要分的。現在買一口鐵鍋可是也不少錢呢,咱家一共是兩口大鐵鍋,一口小鍋,還有一個砂鍋,都算上吧。我看,這主屋裡的東西也分分,這桌子和那櫃子都是新買的呢。”

幾個嫂子都說完,按理說春妞也該說句話。可是她知道自己是新嫁過來的,四平又是個聾啞的,都沒啥說話的權利。就算說了可能也沒啥份量,還惹人厭煩,所以到了春妞那,她自己就往後退了一步,只是道:“行,我聽幾位嫂子的。”

春妞沒意見,李家大嫂就問轉而問陳大伯道:“陳大伯,您看看這些房子、田地該咋分呢?我是覺得吧,不能按家均分。應該按照各家長家的年紀大大小、子女的多少來分。畢竟,年紀大的為這個家出力就多,子女多的,那也是給李家開枝散葉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

李家大嫂這麼一說,蘇瑾瑤心裡冷笑了一聲。聽這意思,他們家是老大,自然就是要多分嘍?不過,蘇瑾瑤也沒出聲,就是冷冷看著想要知道最後春妞和四平能落得個什麼結果。她就不相信,李家還能把兩個大活人淨身出戶?

陳大伯聽完,也沒動靜。過了一會兒才慢慢的道:“咱們村分家的人也不在少數了,幾乎是兄弟幾個都娶了媳婦、家裡老人也不在世了就該分家了。你們家又在一起過了這麼些年,也算是不易了。往常見證別人家分家,一般就是三種情況,第一呢,是按照人頭均分:全家人有一個算一個,每人都能分一份,但是孩子在五歲以下的,就不能分得了;房子、田地和傢俱也都算在內。第二呢,就是按家分,這個就不是均分了,看看哪家勞力多,平時幹活也多,那就多分一些;這個需得幾家坐在一起商議著來,畢竟還是一家人,不能因為分家傷了和氣。第三呢,就是最最要不得的分法了,那是要撕破臉的。都是一些平日裡相處就不好的人家,打打鬧鬧的要分家,那就是按照各自家裡現在用的東西分,誰家佔著什麼、用著什麼就歸誰,剩下的祖產、公用的田地再均分。這樣分家,那是兩家早就鬧騰過了,該佔的也都佔去了,分家倒是也不麻煩,只是要立好了字據,從此以後互不追究就行了。”

說完,陳大伯看看眾人,問道:“你們看看,你們家是哪種分法?又或是,你們自己有啥個打算?我只是來做個見證的,也不是來管你們家務事的,這個還得你們自己商議好了吧。”

之前一直都是李家大嫂在說話,這回真是要分家了,大嫂就悄悄的看了她男人一眼,那意思是,這個家畢竟還是他做主,他是當家的大哥,讓他說句話。

李家大哥也就站出來,朝陳大伯作揖道:“大伯您見證,我李大安一心一意為了這個家,從十來歲就給家裡種田幹活了,父母過世之後,我當這個家也有幾年了,所以今天要分家之前,我最後再主事一回,我說就按照各家分吧。各自屋裡用的東西都不動,各家還是各家的,就是把田地分了,房子分了,銀子也分了,再把主屋的東西和廚房的東西都分分,也就行了。至於田地、房子怎麼分,那當然是看各家的勞力多少了。”

李大安說完,陳大伯轉頭看看他另外幾個兄弟,尤其是看了看四平。然後問朝四平招招手道:“四平啊,你過來,我問你話。”

四平知道要分家了,就一直沒吭聲,這會兒見陳大伯叫他,就放開春妞的手,走過去幾步,定定的看著陳大伯。

陳大伯慢慢的,一字一句的問道:“你大哥說分家,要按照各家來分,你願意嗎?不過,你可是沒有子女的,你家人丁最單薄,我看就算是按照人頭分,也未必能分得多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