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章 去吳家買 (2 / 2)

而現在蘇瑾瑤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賣水的小丫頭,要得就是這份清純和質樸,反而令幾個人都倍生好感。

為首的中年漢子抬頭看看這竹棚,又看看擺好的石頭小凳子,無不透著返璞歸真,倒是由衷的讚了一句:“想不到這樣的山溝溝裡,倒是能出一位如此靈秀的妹子。”

“大哥謬讚了,就是為了在這路上討個生活而已。不過,這大山裡孕育的靈秀倒是真的,要是幾位大哥不嫌棄,以後路過這裡就來喝口水,算是給小丫頭我一份生計,感激不盡。”

蘇瑾瑤又拿起一個自己編的小蚱蜢、小蜻蜓,笑道:“不瞞幾位大哥,這是小丫頭第一天開張,幾位大哥也是我這鋪子的第一波客人。這幾個蚱蜢是小丫頭親手編的,算作個小禮物,謝過大哥給的賞錢,也謝謝大哥給的好彩頭。”

蘇瑾瑤說完,走到每人面前送了一個小蚱蜢,還不忘甜甜憨憨的一笑。

為首的那個漢子接過蚱蜢“呵呵”一笑,回頭對另外的三個兄弟道:“看看這小姑娘,倒是真有趣,來喝碗水,還有這禮物送。小姑娘我問你,你光靠這賣水,能賺多少錢呀?你這一個竹筒要山上山下的抗,也怪累的,賺得錢也是辛苦啊。”

蘇瑾瑤自然想過這個問題。從她打算藉著地利經營這麼個小水鋪開始,定價就一直是她的難題。

按理說就算是創意再新穎,畢竟這裡不是大旱之地,水也未必多麼的緊俏,最多就是這個地點很好,能引人來歇腳。所以定價低了,蘇瑾瑤會覺得浪費時間、不划算;定價高了,就不會有人來買了,反而失了一個商機。

也是直到她把這個小竹棚搭起來的時候,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計較,就是憑賞。

凡是能走官道、又是騎馬或是坐車的人,要麼是官、要麼是商。所以不管是哪一種人,出手都必定大方。所以蘇瑾瑤覺得把打賞當作一個噱頭,喝水免費,只憑打賞。

如今這中年漢子一問起來,蘇瑾瑤就笑了,照直說道:“不瞞大哥,這水就是山上的清泉水,我就是賣個力氣,把泉水帶到這裡而已,也沒有什麼本錢。若是趕路的人辛苦,自然是可以隨便喝水的。至於銀錢嘛,就和我剛才對大哥說的一樣,全憑客人的心思,看賞。您覺得坐在我這裡心情舒坦,能夠緩一緩趕路的辛苦,那就給我幾文錢,算是給小丫頭一個辛苦錢。若是口袋裡沒有零錢,不方便就算了,水還是好水,請大家喝的。”

“哎呀,這小姑娘的心思真靈秀,還能有這麼個賣水法?若是我們喝了你的水,真的不給錢呢?”之前那個年輕男子又說話了。好像他就一直多話,還喜歡逗弄蘇瑾瑤這個小丫頭。

蘇瑾瑤也不惱,因為她感覺到對方沒有惡意。換句話說,要是真的有人敢對她心生惡念,不管是腰間的牛角刀,還是旁邊籃子裡的柴刀,都能輕易要了這幾個人的性命。

可既然對方沒有惡意,那便是真的對自己這創意有興趣,蘇瑾瑤倒是不吝嗇說出來,也巴望著多幾個回頭客,或是經人家口口相傳,能夠把自己這小竹棚傳揚出去。

蘇瑾瑤便道:“大哥問的好,不給錢那就是為了圖個方便唄。出門在外,有人照應自然是好的,可難得是一路都有親人、朋友陪伴。那我這個小水鋪就當作是給各位客人獻出的一份溫暖吧。只要您肯來坐坐,就算是小丫頭的朋友了。給朋友送上一碗水,還要得什麼錢呢。”

“哈哈,說的真是大方。”為首的漢子笑了幾聲,然後把手裡的竹杯放下,說道:“好了,說了一會兒話,倒是也解乏。小姑娘的心氣靈、又大方,不錯不錯。以後我們走這條路送貨,肯定都來你這裡坐坐。小姑娘,還沒問,你這水鋪常開嗎?”

蘇瑾瑤忙道:“開呀。我說了,就算是為了方便往來的朋友,也得開呢。大哥不棄,經過就來坐坐,小丫頭歡喜不盡。”

“好,以後路過就來坐坐。”中年漢子說完,就起身出了棚子,準備走了。

而另外三個年輕點的每人起身都從口袋或是袖子裡摸出幾個銅板來,回手放在了他們坐過的石頭小凳子上。

雖然再沒有銀子打賞,但每人留下好幾文錢,也著實不算少了。畢竟幾杯泉水,真心是沒有本錢的。

蘇瑾瑤一邊道謝,一邊將這四個漢子送了幾步。再回頭收起石凳上的銅板,數了數,最少的也給了五個銅板,另一個給了七文,還有一個給了十文。加在一起就是二十二文,也快要趕上之前那中年漢子給的二分銀子了。

說實話,蘇瑾瑤也沒想到這第一單生意就能如此順利。她還本著頭幾次都要白白送水的念頭呢,卻沒想到這樣求賞的法子真心比定價要好的多。

蘇瑾瑤把錢收好,再次坐下來望著眼前的路。此時在蘇瑾瑤的眼裡,這條路可是一條生財之道了,以後蘇家的好日子,可真是不遠了。

又等了一會兒,接連有兩輛馬車和幾個騎馬的人從這裡經過。

蘇瑾瑤看人的本事極準,看著騎馬的是著急趕路,也沒有吆喝人家進來。倒是招呼那兩輛馬車的人過來歇歇,不過兩輛車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只是減慢了速度看了看,便離開了。

蘇瑾瑤知道,這裡突然多出個賣水的小竹棚本來就是很突兀的一件事,畢竟這條路也好多年了,就是因為前後很遠才有驛站,所以走這條路的人才會來去匆匆。

而如果要人接受自己這個小小的服務區,並且在這裡歇腳,也得給經過這裡的人一些時間。最起碼的,出門在外的人都圖個安全,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怕這裡的水“不乾淨”。

又等了一會兒,蘇瑾瑤就準備收了攤子了。因為她計算過時間,自己選的這個路段剛好是兩頭驛站的中間,早上出發趕路,到她這裡便是中午時分,若是再走的晚了,趕到下一個驛站就要黑天了。

往往著急趕路的人,也不會有心情來這裡喝水的。她這個小水鋪再擺多久也是沒有意義的。

其實這裡也沒有什麼可收拾的。竹棚就不打算拆了,反正明天還是要來的。而且蘇瑾瑤打算把這個小竹棚日趨完善起來,也許以後要蓋一座酒樓也說不定呢。

就是蘇瑾瑤親手做的盛水的竹筒、還有幾隻竹杯,要找個地方好好的收起來。畢竟這算是前期的投資,和裝酒的罈子,盛飯的碗是一個道理的,哪能用一次就扔呢。蘇瑾瑤覺得現在自己可是窮人了,得學會節省點過日子了。

三根竹筒只有一根裡的水喝光了。蘇瑾瑤就把另外兩根竹筒的水也倒掉,明天還要重新盛水。因為水過夜也就不新鮮了,會影響口感和味道的。

蘇瑾瑤想了想,既然這山上也沒有什麼人來,她索性就將竹筒和竹杯都扛回到山泉邊。放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裡,不仔細看倒是不會被發現。

收了攤子,其實時間還早。若是按照鐘錶的時間計算,也就是下午的三點多鐘。

蘇瑾瑤沒有立刻回去,而是在山裡轉了轉,菜了些蘑菇,又砍了兩根竹子,準備回家讓蘇顯貴編筐用的,這才下了山。

蘇瑾瑤現在兜裡有錢了,二分銀子加二十二文銅板呢。雖然不是什麼鉅款,可這畢竟是無本地買賣,也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桶金。雖然還不是真正的金子,但這是個好的開始。

蘇瑾瑤想起之前打到的那隻野兔還沒有吃,又想起昨天小城兒說好久沒有吃米飯了,便想著先用這銅板買點米、面。只有吃的好了,身子骨結實了,才能把精力和體力都用上。

蘇瑾瑤向小城兒打聽過,知道村裡田地最多的人家就是吳家。吳家多餘的糧食和菜吃不完,就會拿出來賣,也會定期往鎮上的飯館送。村裡有的人家地太少,糧食不夠吃,就都去吳家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