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是重生者的話,根本不可能產生這麼天才的想法,這個時代依然是喬布斯的時代。
對於重生者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少走許多彎路,直接將正確答案扔到你的臉上。
青智源雖然只是個程式猿,對硬體不瞭解,可是他了解設計和應用啊。
這其實跟遊戲引擎的開發挺類似的:
先想好要的效果,然後再根據效果去展開設計,最後透過設計來去討論實現。
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之後,搭建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用一句中國成語的話,就叫做【高屋建瓴】
……
青智源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做出開發【智慧手機】的決定,也絕對不是一時頭腦發熱。
其實之前早就為今天做好了鋪墊,打下了基礎的。
智慧手機的研發,最為關鍵的有幾個東西:
1.多點觸控技術,也就是觸控式螢幕技術,這是喬布斯當年開發蘋果一代智慧手機的最重要的基礎,並且透過它,喬布斯才能夠對整條產業鏈下游廠商進行施壓,把蘋果手機的成本壓到最低。
2.作業系統。
由於要適配手指操作,包括放大縮小,點觸控,滑動等等操作功能,現有的操作模式和對應的作業系統肯定不適用了,就必須得開發一整套全新的作業系統出來才行。
3.晶片,這也是智慧手機之所以【智慧】最重要的部分,將其變成了一臺小計算機,不但能進行圖形顯示,還能玩一部分簡單的遊戲,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
光是聽青智源描述,巖田聰和佐藤秀樹腦袋都大了。
因為他們根本無法想象要怎麼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
不過呢,青智源微微一笑,表示我早就有法可解。
首先,多點觸控技術,這個玩意兒pokeni早就已經突破了。
新開發的遊戲掌機SDS,其實就是按照巖田聰所設想的雙螢幕設定,下面的那塊螢幕就是可觸控式的,只不過作業系統沒有那麼複雜,僅僅能搭載的是識別和響應手指的點觸功能而已。
但是至少這個技術積累是有的,之後過渡到智慧手機上也很絲滑。
然後呢,晶片的部分,青智源打算等這邊的設計細節全部出來之後,再找英偉達那邊進行商量。
讓英偉達來提供晶片。
自從1211之後,青智源不但沒有減持英偉達的股票,反而不斷買進,其實就是為了今天。
現在P社對英偉達的持股比例其實已經高達30%多,算是英偉達的第一大股東了。
只不過青智源並不想主導英偉達的開發,只增持股票,不管具體的事情,在對接英偉達的時候依然是合作共贏為主。
這樣一來,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最後一個是手機作業系統。
這個難度反而是最高的。
不過好在青智源還收購了另外一家公司:谷歌。
技術層面上是有積累和基礎的,只不過要給出明確的需求和設計思路,之後交給谷歌的那堆人才來進行處理。
差不多相當於要提前開發安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