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贏家(大結局)
“不錯!沈客是安國公之子!沒人比我更清楚這些,安國公三代盡忠職守對大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皇上卻見不得安國公等功勳手握兵權唯恐他們日後生變無法控制,於是十一年前策劃了安國公血案,殺了安國公一家的兇手就是故去的錦衣衛都指揮使朱閣,朱閣原名祝革,乃安國公親信,被皇上買通的朱閣殺害安國公一家後改名易性為朱閣,為皇上執掌錦衣衛,若非當時安國公中有一與沈客年歲相仿的小孩,沈客也根本無法逃出生天,沈客十二歲參軍!在涇城從小小計程車卒做起,為大賀抵禦草原的入侵殺敵數千立下赫赫戰功,皇上………………”
十一年的往事,被高臺之上的杜依依簡潔的緩緩道來,人們熟知的未知的真相從記憶深處被挖掘而出,那些熟悉的陌生的畫面,刺痛的浮現在她的腦海中,沈客的窮困潦倒,沈客的窮途末路,沈客的生不如死,沈客不是大賀百姓們的英雄,但是是她的英雄。
她知道寧致遠肯定會來,雖意料之中,但她依舊很感動,感動於他能在天下百姓面前將他父皇的醜事講出來,為的只是救她一命,寧致遠豁出了性命的來救她,寧蕭是如此,顏行祿也是如此,那麼,沈客也會是如此。
涇城的艱苦,沈客浴血奮戰立下的功勞,伏虎軍變的真相,雁留湖畔叛變的真相,乃至京城那場大火的真相。
就算無法讓百姓相信,至少能讓他們懷疑。
真相永遠不會被淹沒,她堅信。
寧朝戈的敗,敗在他失道寡助,敗在他大意自得,若他不是要侮辱沈客與寧致遠要將他們一網打盡,今日杜依依不可能站在這裡,若非他那不該有的貪婪慾望,她也不會知道這些事情,若非他冷血無情,今日他也不可能從未眾矢之的。
“呵呵!笑話!一群亂臣賊子,居然抹黑惠明帝劫持皇后還要來汙衊本王?動手!”寧朝戈笑眼一眯,身後的是禁衛立即就行動了起來。
禁衛雙手才剛剛觸碰到寧致遠的身體,人群中就飛出了一把飛刀,將禁衛的三根手指齊齊削斷。
隨即,秦淮縱身而起踏著一位百姓的肩頭借力掠向了高臺。
杜依依讓寧致遠知道了一個震驚的真相,讓百姓們更是狐疑不已,以寧朝戈的權勢來看顯然寧朝戈蓄謀殺害皇上這點是站不住腳的。
秦淮身手不弱,三名禁衛兩三下就被打倒在地,越來越多的禁衛緊接著湧了過來。
然而這次他沒有出手,人群中再縱身飛出了一人。
此人是一個老翁,老翁摘下了面具,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全國正在緝拿沈客,沈客居然還敢跑到京城來送死!
他來了!杜依依不知道該是鬆一口氣還是倒吸一口涼氣,沈客沒有死在全國的大力搜捕之下她很高興,但她更不想看到他因自己而死在這裡。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寧朝戈!雁留湖畔的舊賬,我們今日就算算!”沈客把劍,縱身來到了寧朝戈身前,禁衛們一擁而上將他團團包圍,眼看就是一觸即發的大戰。
寧致遠按住了秦淮的手,給了他一個眼神,秦淮得令,趁著杜依依身側守衛空虛放到了幾個禁衛。
寧朝戈的預料之外沒有算計到的,依舊是沈客在軍方的影響力,他全防萬防給沈客羅織了一個殺害君主的罪名,卻沒想到最後卻還是有人可以為了他搖旗吶喊!
開國聖祖絲雖得天下,但從未試圖過將天下變成寧家之物,而皇上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這條路走下去要麼是贏,要麼就會輸的一塌糊塗,可惜在他贏之前,他就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裡。
而寧朝戈有今日之困,一部分是他的大意所致,一部分更是皇上在軍方留下的怨恨與沈客的威信所致。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就在午門外僵持的時候,城北門的兩萬兵力已經突破了都督府的防守線,緊閉的城門,為這群‘亂臣’而開。
兵敗如山倒,寧朝戈一掌權就急著排除異己,沒有人會相信他,熹王獻王之所以會出兵,都是因為對他的不相信。
書如海口中也有一個真相,雖沒有杜依依的這麼詳細,但已經足以讓人判斷誰是亂臣賊子,書如海對皇上忠心不二,沒人會懷疑他。
而思郡王出兵,是得了宋將軍的一個承諾,宋將軍承諾若睿王能夠掌權,他所屬的江南軍系就能擴大一倍。
信同侯的兵力中有一部分來自鎮國將軍寧昌安,一部分則是他剿匪時所收納,很多人忽略了前去錦州剿匪一去就是一月多的信同侯,更沒有人知道他另一個真實的身份,他並非錦衣衛裡的人,但他與朱閣的地位相差無幾,他也是皇上的一雙眼睛,在人人都以為他深居不出的時候,他已經替皇上走過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