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葛玄、薩守堅、許旌陽,為玉皇大帝通明宮的四位尊神。
世人都以為四大天師是玉帝心腹,其實他們卻更親近太上老君,甚至認為其是太上老君的四位記名弟子。
真實情況雖然不是,但也差不多多少,太上老君並不管門人弟子幹什麼,因此他們後期被玉帝拉攏,並被冊封為四大天師。
天師之名,始見於《莊子徐無鬼》文日:「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實指尊敬之辭,然天師之名即源於此。
聽說四大天師一同出現,觀音菩薩喜不自勝,四大天師都是大羅金仙,以四位大羅金仙的實力,還有誰能是他們的對手呢。
至於陸言隱藏的洞天,恐怕也隱藏不了多久了,甚至她也沒必要再出面。
低頭看了一眼下方的神域,還有不少鬼神和陰兵沒有撤走,原本打算強行度化的,現在看來也沒有必要了。
緊張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雖然不擔心陸言真的能殺了百萬天兵天將,但陸言一日不除,她寢食難安啊。
腳下升騰出朵朵祥雲,觀音菩薩向南方紫竹林方向飛去。
心中卻在思索如來佛祖對待此事的太多,越想越覺得有問題。
似乎佛祖對這件事並不上心,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乎。
彷彿他反而樂意看到天庭實力受損,或者說希望陸神教崛起。
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佛祖不可能放任陸神教威脅佛教,除非陸神教崛起對佛教有利。
思路理順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她彷彿突然之間明白瞭如來佛祖的意思。
陸言不敢殺天兵天將,就算殺了也會元氣大傷,只要陸言出現任何問題,陸神教都有崩潰的可能。
這還只是其中之一,以佛祖的算計,絕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原因,恐怕削弱天庭實力也是佛祖的目的之一。
畢竟天庭本就是道家重建的,佛門雖然主動融入其中,但掌控的權利並不大。
因此即便雙方有同盟關係,那也得打壓天庭實力,能讓雙方兩敗俱傷不是正好嗎?
“還是佛祖想的周到,怎麼我就沒想到呢,做事不能做絕,還要保留一絲生機,為自己也為別人。”
“現在自己沒必要返回紫竹林,應該留在這裡監督,萬一有什麼問題也能提示調整。”
觀音菩薩想了想,再次調轉方向,再次落到九華山,等待四大天師與陸言的決戰。
而她恨不得置於死地的陸言哪有時間管這些,因為他正在與馬王爺進行決戰。
神國的某個角落中,陸言將馬元帥逼到這裡,然後動用全部手段攻擊。
七十二變變化、惡臭光環、八九玄功等等,凡是能用的手段他全部用了一遍。
對於馬元帥他可不會手下留情,畢竟這位可是玉皇大帝的心腹。
馬王爺的三隻眼三界聞名,就連普通百姓都知道,可對於那三隻眼的來歷知道的人並不多。
因為那是玉帝賜予的,代表著玉帝的信任,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放他離去。
好像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玉皇大帝派星日馬(這是馬王爺的學名)和婁金狗、奎木狼、虛日鼠下凡,去四方巡察善惡。
這四個神東南西北各走一方,沒幾天,先後返回天庭向玉帝述職。其他三個神所報的均是善人善事,說下界一片歌舞昇平景象。
只有星日馬查訪的善惡之事都有,並且有豪強欺負窮人的事。玉帝看了有所懷疑,就派太白金星下界複查。
得知婁金狗三神所報不實,他們在下界貪吃受賄,昧著良心說了假話。星日馬廉潔奉公,好壞善惡如實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