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在這一可開始便變成了徹底的亂戰。
天空之神率領著大量的神之面,無差別的對其他神之面進行攻擊。
隱者網住了美神,不斷收束著美神的命運,彷彿要一口吞下美神,美神奮力反抗,但是卻顯得無濟於事。
其他神之面,諸如火焰之神、死亡之神等,不甘心於失敗,也從隱者的話語中獲得啟發,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提升自身的力量。
然後將目光放在了其他神之面的身上,對於神之面來說,吞下其他神之面,才會是最快提升力量的方式。
源質之神和牧羊人在幻夢之樹前不斷的交手,光芒和利刃不斷的碰撞,目前看來牧羊人佔據著上風。
畢竟牧羊人本就先行一步,和源質之神一樣掌握著真實的特性,同時還獲取了太陽的權柄。
如果不是源質之神的目的是摧毀幻夢之樹,切斷自身和神·諾的聯絡,算是進攻方,而守著幻夢之樹的牧羊人是防守方,那麼或許源質之神已經處於敗退的邊緣了。
這一場亂鬥開始,而其他的人也在這一刻做好了準備,弒神的準備。
牧羊人手中的牧鞭甩動,祂目光掃過周圍,然後發現樂那直奔祂而來的虛無怪獸。
同時也注意到了那抹屬於夏亞的靈魂,對此祂並沒有任何在意。
一切的靈魂都要歸屬於自身的支配,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麼?
這裡面的陰謀無須在意,相比起隱者,牧羊人更早的清楚了勝利的核心要素。
那就是堅持自身道路上的進取。
支配,然後勝利,這便是牧羊人的法則。
如果僅僅因為一個靈魂有著陰謀蘊含其中,便放棄支配這個靈魂,那麼反而讓自身的進取停滯。
祂需要思考的並不是如何避過這個陰謀,而是如何擊碎這個陰謀,然後將這一隻虛無之獸同樣納入自身的掌控。
牧羊人是神·諾第一個念頭形成的最初之種,祂原本應該是成為海洋之神,成為類似於現在源質之神一般的源質之海,然後以海洋孕育一切。
但是神·諾沉眠前的最後一個念頭,其實是控制住自身那分散的念頭。
因此在牧羊人的原型還未成為最初之種時,祂便具備著理智,祂想要控制住所有的念頭,某種程度上來說,祂是神·諾最後的理智。
所以在神·諾沉眠,難以控制的思潮衝擊周圍一切事物,形成最初源質之海時,海洋的‘象徵’便已經浮現,但是那第一縷念頭可以直接進入其中,化作最初之種,然後順理成章的形成海洋之神。
那樣的話,祂就不會是三元神,而是原初之神,之後的土與水都會從祂身體之中孕育。
但是這一縷念頭選擇了放棄,因為真要那麼做的話,祂會成為整個世界的框架,那個時候被具現在世界中的便只有著祂這一位原初之神。
所以祂推動了夢境世界的變化,自身和其後誕生的念頭一同進入源質之海中,主動降低了一層輩分,成為了三元神。
也正因為如此,海洋的神位被閒置了下來,大地和天空由此誕生。
在這個過程中,牧羊人也逐漸成型,祂所象徵的,便是神·諾那想要控制一切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