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篇看似舉報的文章,寫作手法像極了娛樂明星的粉絲圈平時的行文。
很多事情都有細節。
從方域被傳從薛氏離職開始,薛氏因為方域離職的事情,陷入被動的輿論漩渦。薛行知個人也因為這件事,無論是在公司內部,或者是在外面,都一直被質疑,質疑他身為薛氏總裁,是否真正具備一個總裁該有的工作能力,以及人品德行。
接著是方域跟薛容打的那一架,雖然是方域被拘留,但外界的聲音一直不太友好。
薛容的名字倒是甚少出現,因為薛容這兩個字完全被薛行知的弟弟,或是薛氏總裁親胞弟等這樣的詞代替。至使反對薛行知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再到方域入職先發公司,薛氏損失客戶。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傳出來,說明根本沒有采取對應之策,反倒是薛容還在公司裡當著眾人的面開除了一個高管。
很多人都說,薛行知把那麼大一個公司當成自己手裡的玩具,任由自己的喜好來,置薛氏本公司的上萬員工,及客戶還有合作商的利益於不顧。
最後,就是這次投標。
薛氏接連受創,但瘦死的駱駝也該比馬大。最後彭先發那麼個小公司,竟然得了標。
很多關注著這件事的人,大感意外。
但現在,這篇文章,把所有的事情都串聯了起來。
好像這發生的每件事,就像是在棋盤裡落下的一枚枚棋子。
有人說這是陰謀,但具體是彭先發的陰謀,還是薛行知的陰謀,各說各的,最多的,還是說,這是方域的陰謀。
一時間,方域的名字,迅速代替薛行知,從人名變成了名詞般。
方域做為薛行知的一個助理,竟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不管站在這件事哪個角度上的人,都不得不說一句,這人實在是聰明。
文章裡把每件事都批露得祥細,以第三者的角度闡述,似乎不帶任何個人情感跟立場,僅僅只是討論。
對於先發公司外包公司使用劣質建材這件事,也僅僅是用了幾個模稜兩可的詞,“聽說”“據說”“聽朋友說”……
再加上最後那句,整件事看上去就顯得兒戲,但又嚴重。
龍華那個專案是近幾年最大的市政專案。
這專案一旦落成,周邊幾個落後區級,格局將發生大的改變。
這個專案還包含了一座跨海大橋。
這也是這個文章一出,就迅速席捲了整個網路的原因。
薛容抱著電腦就往薛行知辦公室裡衝,碰上好幾個人跟他打招呼,他也沒有理會。
薛行知跟劉洋都在辦公室裡,薛容直接衝了進去,看也沒看裡面有沒有人,“哥,這上面說的是真是假?”
他看了劉洋一眼,有點無奈,“薛容,進來要敲門。”
薛容呵了一聲,“你又不是彭先發,還在辦公室裡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不成?”
薛行知警告的看了他一眼,薛容自知失言。
“我這不是有急事嗎?”
“怎麼了?”
薛容把電腦舉過去,“這上面,說的是真的嗎?”
他也沒避著劉洋,反正這件事已經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不用他說劉洋也會知道了。
薛行知開口,“這麼大的事,會有人出事回應,你等著看回應就行了,不用理會真假。”
薛容是急性子,哪裡等得了。
再說,萬一人家不回應,拖著呢?
“你之前跟我說有變數,指的就是這個?”
薛行知這次給的回答倒是明確,“不是。”
薛容還要再問,薛行知丟了幾份檔案給他,“交給你的工作都完成了嗎?還有空管這些八卦訊息。”
薛容辯解道,“這怎麼是八卦訊息?這事關整個行業啊,這事一旦是真的,那之前的投標結果……”
不等他說完,一邊的劉洋就接過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