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改變了主意,不是因為他想改變,而是聽了兒子林子濤的話。這位叱吒商場多年的一方霸主為了孩子一次又一次改變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林子濤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柳汽這錢得還,不如拿出一部分股票套現,最近一段時間林氏集團的股價漲了將近一半,舉牌系的增長勢頭沒有絲毫停歇的意思,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股價有起有落,林氏集團好不容易趕上這波東風,手中大把的股票不順勢賺一筆,天理難容。等股價回落以後再買過來便是。
林峰是個保守派,事情越好越謹慎。但禁不住兒子的勸說,這才答應了他的請求,同意拿百分之五的股份投到股市中。不能再多了,這是最底線。
林峰有些慌,這樣一來手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不過半。萬一被誰釜底抽薪,那一切就完了。希望是自己杞人憂天吧,那樣的機率實在太小。林峰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林子濤負責股票運作,想來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做起來不容易。這麼多的股票一下子拋入市場,投資者怎麼看?沒人接盤怎麼辦?萬一將股價砸下來,那又怎麼辦?必須找一個專家為他出謀劃策。
最初找到了陳一白,絕對相信他的實力。可陳一白直言拒絕,他說他的任務只是負責林氏集團的股價不被人惡意砸盤,其餘的事一概不管,說的很決絕。
林子濤沒有辦法,透過關係在燕京找來一位專家,具體負責這項艱鉅的任務,承諾事成之後給予豐厚的獎勵。
專家是個學院派,理論知識豐富,說股票一套一套的,什麼理論都能說出來,擺事實講道理給林子濤闡明關係要害。
至少在紙面上林子濤是真服了,希望不是紙上談兵吧。
專家對於林氏集團的股票進行一番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被人高度控盤,事情成與不成,要看莊家的態度。只要莊家還想繼續玩下去,那麼股票一時半會跌不了。如果莊家見好就收,那麼股價多半挺不住。
專家建議,手中的股份一點點投入股市,投石問路試探莊家的想法,如果他還吸籌,那麼順勢而為,將股份一股腦砸進去,如果不在買,那麼只能慢慢運作。
專家說的頭頭是道,林子濤聽得雲裡霧裡,但有一個感覺,這位專家的建議很靠譜,並不是信口開河一輩,所以聽從了專家的建議,並表示完全相信。
就這樣,林子濤第一步行動開始了,拿出百分之一的股份投入股市試水。
接下來發生的情況林子濤有些懵,剛投進去股票被拉了一個漲停板。
那位專家大喜,這是好的兆頭,說明莊家對林氏股票的前景很看好,依然大量吸籌。
一個漲停板就是股價增長了百分之十,所以這一天,意味著林子濤比昨天投入進去多賺了百分之十。
一天賺了一千多萬,林子濤從來沒有感覺到這麼刺激過,看到股價蹭蹭上漲,心砰砰直跳。
心想早知道這樣賺錢容易,還幹什麼實體?拿著大筆的資金成立一個投資公司得了。
林子濤心中歡喜,但沒有忘乎所以,繼續詢問專家的意見。專家對於這種情況也有些糊塗,建議他等等看。
第二天,林子濤不動,然後林氏集團股價直接來了一個一字板。開盤直接漲了百分之十,同樣價格收盤,一天的成交量少的可憐。可見所有投資者對於林氏集團的股價還是很看好的。
林子濤這個恨啊!早知道這樣直接將股票全投進去了,一天盈利就是幾千萬,除了還柳汽的錢還能剩一部分資金週轉。
第三天,林子濤依然沒有行動,前兩天都是漲停生怕這天大跌,在沒有利好支撐的大漲走不長遠。這是專家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