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敵迅速說道:“王仁貴和王伯言沒有什麼區別,王蘭陵子嗣眾多,光是兒子就近三十人。”
“臣贊成山州牧的提議,王仁貴不能殺,也不能苛待,殺了他就沒有後續談判的餘地。”
“這一次王蘭陵在報紙上說的很清楚了,他已經牢牢的和山海郡七百萬人綁在了一起!”
“將來那些人的養老和子女婚配教育工作問題,已經不再是那些人和山海郡的事情,是他們和王蘭陵的事情!”
“所以殺了王仁貴,對山海郡來說的意義非常大,也不再是王蘭陵一家的事情。”
“山海郡的七百萬人,都是王蘭陵養的死士,供養這龐大人口的花費都是王蘭陵在想辦法。”
“此人的目地絕非是逞口頭之快!”
“換做是以前,王蘭陵必定是要拖到冬天,獲得更多的休養生息時間。”
“但是現如今,王蘭陵的想法和前些年不再一樣,他不再是拖延時間,而是在尋找能夠迅速決定勝負,乃至於讓我們不得不繼續為他
開放市場的轉機!”
姜戴笠聽著姜克敵的話,詢問道:“你認為轉機是什麼?”
姜克敵沉聲說道:“不知道,但也不難猜,一是戰場上的轉機,二來是政治上的轉機。”
“老臣也有此意。”財政部的大臣說話了,這個老人緩緩的說道:“大家不妨換個角度來想。”
“快速交戰,是因為拖不起,拖延下去對他沒好處。”
“現在僵持了三個月多了,王蘭陵在戰局上沒有取得好處,修建的城池也派不上用武之地,在對峙了幾個月後,自然就想要尋求戰局之外的勝算。”
“軍餉和糧食方面,山海郡並不缺,就連老臣都佩服王蘭陵的理財之道,此人的治理能力極佳。”
“不論是打仗還是求和,都是為了政治目的,王蘭陵的言行都是遵循著此理。”
“現在是五月,秋收冬藏,大雪封山之時阻礙的不僅是我們,還有王蘭陵自己的人。”
“比如如果到了秋天還在繼續打仗的話,那麼雁山郡的牛羊就賣不到蘭陵縣,蘭陵縣的棉衣棉被也賣不到雲州牧州山州去。”
“現在蘭陵縣的大部分錢和工作都是和這兩個有關,所以依照王蘭陵的智慧,他是不會輕易影響到這兩個事情。”
“此時說這種皇室宗親的壞話,應當是要動手了!”
“三線的統軍大將都是皇室宗親,王蘭陵此舉,不言而喻!”
王蘭陵的身份不一般,也不是一個傻瓜,他的言行一定是有目的。
帝國的底蘊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強。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也有著前所未有的強大統治階層。
同樣的,他們正在面對的對手,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傢伙。
帝國的高層們開始互相交流意見,思考和分析王蘭陵到底是要對誰動手。
好巧不巧,三個戰場的統帥都是姓姜的。
在商議了一晚上,聽取了軍方的人和多數智者的分析後,大家就都認為王蘭陵是要對山州牧這個手下敗將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