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天堂島,有溫暖如夏的暖氣房,是一個比澹州的冬天更加適合生活的好地方!
勸說吳公龍的不僅是兩個人,是很多人,大家都來勸說吳公龍。
“不瞞你說,我家早就和王蘭陵做上生意了,給天堂島那邊供運的煤塊,就有我家的一份力!”
“我家也是一樣,我家從山海郡購買布料,去的時候船上裝的都是木頭!”
“我家也是賣的木頭過去,回來的時候收的亡錢。”
其餘人也陸續說了自家的生意,他們這些人都是家裡和王蘭陵有合作的,所以才被安排到了天堂島那裡看看情況。
除了糧食之外,山海郡最需要的就是木頭了。
不論是造紙還是秀建房子和供應大量人口使用的傢俱,還有各種農具和槍托等東西,都需要大量的木頭。
山海郡的位置一點都不好,這裡除了農業之外,根本就一無是處。
大片的荒地和凍土,還有荒蕪的丘陵和長滿雜草的貧田。
王蘭陵佔據了那些適合耕種的土地,他能解決糧食問題,但是山海郡真的不適合樹木生長。
除了小片的林子之外,基本上距離城鎮近一點的林子,都被人砍光好多年了。
不要指望寒冷地區的貧苦百姓會對樹木有什麼長遠的規劃,他們能過好眼下就不錯了,沒時間去想將來。
整個牧州都沒有多少地方適合樹木生長,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牧州這裡很適合生產炸藥。
火藥、皮革、金屬、煤炭,這些王蘭陵都可以自給自足。
木頭需要從外面進口,為了防止像是這次一樣出現貿易渠道問題,山海郡的木材會從多個渠道進口。
這些年,王蘭陵不僅是在山海郡裡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也在號召外面地方的人植樹造林換錢花。
這就是影響力的滲透了,山海郡的影響力和思想,已經滲透澹州好幾年了。
吳公龍和王蘭陵差不多的年齡,但是從十幾歲開始,就不斷的聽聞王蘭陵的傳說。
什麼引動江水淹了雲水郡府,什麼為民請命咒殺狗官,什麼七步成詩之類的。
一開始覺得是荒謬,年少時看到王蘭陵的那首詩,也覺得不過如此。
受到王蘭陵的風氣影響,十五歲的吳公龍就被家裡人安排到縣城當司長了,還是比水務司更好的賦稅司。
後來,黑水縣的商品和商人在短短兩三年內就把名聲傳播到了這邊,人們在說起黑水縣的商人時,就認為那裡的人可以做生意。
學校裡也有人從親朋好友那裡知道了王蘭陵的事情,王蘭陵在官校裡結交了很多貴人,也總是會去基層裡歷練和做事情。
這麼低調的三年過後,王蘭陵就去了牧州。
原本覺得這個人這輩子就這麼老死在小破地方時,王蘭陵一件件的事情,名震天下。
各種匪夷所思,不可能的事情,都在這個人手下成為了現實。
已經在官場上混了幾年的吳公龍,認為王蘭陵太過順利,接下來幾年必定會栽跟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他一臉認真的和家裡人,還有親朋好友,斷定了王蘭陵的未來。
然後王蘭陵不鳥朝廷,連續兩次把朝廷的大軍幹趴下,逼得朝廷和他講和……
吳公龍越發的沉穩了,他和各大官校的老師們一樣,已經不會輕言斷定王蘭陵的未來了。
像是他們這種在早些年就不斷的斷定王蘭陵未來的人,多的數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