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灣村,範寧家的新房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原來的幾間土坯屋已經不見了,地坪平整擴張,足足鋪開了兩畝半。
範鐵舟打算建一座兩進帶前後院的小宅子,大概十幾間屋子,這在村裡也只是中上標準,和他父親的三排青磚大瓦房是一個水平線。
遠遠比不上蔣員外家的三進大宅,更不用說和周員外的神仙府第相比了。
這樣算下來,他的新房佔地一畝半就夠了,另外一畝地他留著,等過七八年,兒子快成親時再擴建。
“二郎,今天就歇了吧!”範鐵舟看見天色已不早,便向新房的牆瓦間喊了一聲。
他今天正好來附近看望病人,便順便來自己家中看看建房進度。
一名年輕工匠笑嘻嘻走出來道:“範大哥,幹嘛非要空一塊地,加三十貫錢,我給你修座側院,你看怎樣?”
三十貫錢相當於三萬塊錢,在人工成本低廉的鄉下,確實可以修一座側院了。
“不是暫時用不著嗎?”
範鐵舟笑了笑,他家現在也不寬裕,能省則省。
“怎麼用不著呢?這新房修起來,總得僱幾個僕佣使女吧!下人住前院,你和大嫂住後房,阿呆住側院,不正好嗎?”
範鐵舟也有點動心,其實他也這樣考慮過,只是娘子堅決不同意,想想也是,家裡只有一百多貫錢,買地造房子就用去差不多八十多貫。
心疼啊!
“你們先修房,側院的事情回頭我再和你大嫂商量一下。”
“好咧!範大哥先去忙,天黑了我們就收工。”
範鐵舟還要趕去蔣墩村看病人,便點點頭,轉身去碼頭。
這時,一艘貨船正緩緩駛來,船上有人大喊:“爹爹!”
範鐵舟聽出這是兒子的聲音,嚇了一跳,連忙向貨船走去,只見船頭上的少年,正是自己兒子範寧。
“寧兒,你不是去縣城結案嗎?怎麼在這裡!”
範鐵舟著實有點慚愧,他實在太忙,抽不出空陪兒子去縣城結案,便再三囑咐兒子先去找二叔。
“我從縣城回來了,縣令補償我一塊太湖石,我拿去給周老爺子瞧瞧。”
範寧吩咐船伕靠岸等一會兒,他跳上岸,走上前打量自己家新房。
他忽然發現旁邊還著一大塊地,便有些不解地問道:“爹爹,那邊還空著大塊地做什麼?”
範鐵舟苦笑一聲道:“家裡的錢不多,如果再修那畝地就要八十五錢貫了,大大超出我們之前的計劃。”
這兩天範寧財源滾滾,光他腰間就有半塊提取三千兩銀子的玉佩。
只是這筆錢他準備用來開店,暫時幫不了父母,他打算把新酒的佣金收入轉給父母。
“爹爹,錢不夠怎麼不早說,我有三千兩銀子呢!”
‘三千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