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修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百米障礙跑所要用到的全部器具,現在這個年代鐵是很稀罕的東西,所以不方便用鐵,所有器具都用木頭代替。
警衛排也沒閒著,袁斌讓他們平整場地外帶挖坑。
這個四百米別看距離很短,但在軍隊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寧跑五公里,不跑四百米,可想而知它的可怕。
四百米障礙一共由八組障礙物組成,訓練計程車兵要正反各透過一次障礙,也就是說,要透過十六組障礙。
最開始就是一百米跑,繞過標誌旗轉彎,跨越三步樁,跨越壕溝,跳躍矮牆,透過高板跳臺,透過雲梯,過獨木橋,攀登高牆,鑽爬低樁網,繞過標誌旗轉彎返回,跨越低樁網,攀越高牆,繞行獨木橋下立柱,透過雲梯,透過高板跳臺,鑽越洞孔,跳下攀上壕溝,跨越五步樁,繞過標誌旗轉彎,最後一百米衝刺至終點。
這一項項的看著簡單,但當你真的去跑一次四百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什麼叫累!
“老袁,我說你這是要幹啥啊?這又是坑又是獨木橋的,到底要整啥啊?”邢志國站在一邊看著,一腦袋的問號。
“哈哈,不懂了吧?等著吧,等我這個障礙訓練場弄好了你就知道了,這可是利器啊。”袁斌神秘一笑道。
這些都是基礎訓練,袁斌還會對部隊進行強化訓練,就比如三三制,這個是一定要施行的,因為現在無論是我軍還是G軍亦或者是小鬼子,衝鋒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章法的,一窩蜂,頂多是拉上散兵線,這遠遠不夠。
那樣會給敵人很大的打擊目標,損失很大。
但三三制就不同了,它的戰術原則是,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個人,方便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
三人戰鬥小組呈三角形進攻,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班長、副班長、組長,三人各自帶一個戰鬥小組行動。
戰鬥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 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三個戰鬥班組成一個戰鬥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
戰鬥班展開時士兵根據組長或班長指令隨時變換戰鬥隊形,戰鬥群展開後用“口語”、“手語”、“軍號”或“無線電”來傳達戰術指令,一個總數27人的戰鬥群完全展開可以覆蓋800米寬的戰線,當然了,我軍現在還達不到用無限電的地步。
當然了,雖然說是三三制戰術,但並不是說一定要固定在三個人為一個戰鬥小組,這東西都是可以變通的,戰術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戰場的情況去調控,這就看指揮官怎麼去把控了。
就在袁斌帶人如火如荼的基建之時,一名通訊兵急匆匆的跑了過來,立正敬了個禮。
“報告團長,副團長!師部來電!”
袁斌皺了皺眉,他總感覺要出事,點點頭,隨後帶著邢志國快步朝著團部走去。
“師長,我是袁斌。”
“袁斌,太原第一軍司令香月清司集結了三個聯隊外加兩個中隊的騎兵以及一個師的偽軍,意圖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正在集結,很明顯,目標正是咱們這邊。”電話裡傳出了師長嚴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