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反覆的在除錯各種用藥了,整治手冊上的藥都用了,沒有效果,他很沮喪。雖然他知道這種病一旦發展到重症和危重症,藥品幾乎不起作用,只能緩解症狀,但還是很失望。
中午的時候,忽然牆上對講系統嗶嗶響了。
李豔玲上前接通,是外面護士站的護士,一張小臉出現在了螢幕上,興奮地說道:“主任,好訊息。吳主任轉發了微信,從他的回覆來看,似乎好多人都在回應他的微信給咱們加油呢!”
李豔玲很激動:“有沒有表態馬上給我們捐贈防護用品的?”
護士說道:“從吳主任回覆上看,好像有幾個,但是都是透過物流,物流過年都放假回家了,所以可能要到年後才能到位。”
“遠水救不了近火呀,有沒有什麼好訊息?”
一個護士拿著手機說道:“好訊息是劉院長和高書記都轉發了李主任你的和吳浩主任的求助微信。”
李豔玲驚喜交加,如果說醫院的黨委書記和院長親自轉發向社會求助,這份力量恐怕就要強大的多。
戴雲陽在一旁說道:“高松書記都在樓上住院,他在病房裡也還在關注這一切嗎?”
“那當然了。”
………………
戴雲陽換班。
他脫了防護服下了樓,剛到急診大廳就驚呆了,只見大廳裡有不少人正在忙碌著,幾張桌上已經堆得小山似的各種包裝的口罩、橡膠手套,還有鞋套。口罩最多,各種各樣的都有。
幾個護士不停的感謝捐贈的人。不停有人進來,放下一包口罩揮揮手就離開了。
戴雲陽已經瞭解了七八分,但是還是激動的問一個護士:“這怎麼回事?”
小護士說:“好多市民都看到了咱們醫院院長書記,還有吳主任、李主任他們發的求助微信,都把家裡儲存的多餘的口罩,手套都捐獻過來了,而且不願意留名字,真的很感動。”
小護士說著,有點眼淚汪汪的。的確這雪中送炭的感覺,對於需要它的人來說,那份感動是旁人所無法理解的,在最需要的時候得到了援助之手。
不過送來的基本上都只有口罩和手套,缺乏抗擊病毒最需要的防護服。一般老百姓也不會買防護服,所以手裡也沒有,僅有的幾套也或許是家人是醫生,從醫院帶回家的,現在都拿出來了。
戴雲陽滿懷激動的回到宿舍洗漱,準備睡覺。
他隨意翻看了一下手機,忽然發現醫院微信群裡頭劉院長和高書記都發了微信告訴大家,湖北幾個城市非定點救治醫院已經把倉庫裡的防護用具全部都裝車,正連夜趕來武漢,預計今天之內就能到達。而且院裡採購的廠家也已經明確表態,三天之內,即便是刀山火海也要親自開車把物資送到。
後面還附了醫院院長和醫療用品公司、廠家老總聊天的截圖,看得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原本沮喪的心情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