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洛的聲音,起於臨安,終於錦官城。
滾滾而來。
真如天上仙人雷霆之怒。
又滾滾不歇。
兩個字:不許。
不容置疑又冷漠無情,作為定天下的特殊存在,當日天下諸聖乃至有資格成為聖人之人,皆已同意張河洛可斷成聖之機。
畢竟在那個境界的人,焉能不明白可定天下的人代表著什麼。
尤其是那些聖人。
張河洛蟄伏於龍虎山時,有她的老師,那位邋遢老道士亦是數百年前的絕代天師,更是另一個世界天師府的祖師爺,這位道術通玄之人遮了張河洛的天機,是以世間無人知其身份。
但在臨安定天下時,那些聖人哪會看不出來。
就連那尚未入聖的騎青牛的小牧童,也一眼看出,張河洛就是河圖洛書。
九為數之極。
大涼天下可容聖人之數有九。
如今天下,女帝、範文正、草冢聖人,加上已經離開大涼的墨家矩子,聖人之數為四,按說唐詩欲以劍道成聖,張河洛沒有不許的理由。
那便只有一種解釋。
女帝不許。
是以當張河洛這一句不許響蕩在天下,那些有望成聖的人才知曉,女帝對於這個天下而言,究竟有著何等的掌控力。
但有人不服。
琅琊山吳漸不服,腰間龍雀戰意如織。
北蠻草原上洗腳的漢子不服,腳下溪水之中,劍意炸裂起萬道水劍。
劍魔城令狐不服……她沒啥表示,只是罵街戰力爆表。
最不服者,青衣唐詩。
唐詩按劍冷冷向天,哂笑了一聲,“我東土唐詩以劍道成聖,何須你大涼天下之人的許可,今日你許我也成聖,不許,我亦劍道入聖!”
唐詩頓足。
轟!
整個演武場的地面都在這一頓之下,以唐詩腳下為點,皆在一瞬之間下沉一尺,青石破碎翻滾跳動,而整個王府的地面,則如水波湧動四下八方而去,連綿不絕。
唐詩的身影化作一線。
扶搖上九天。
天穹之上,驚雷萬道如雷池,緩緩罩落。
李汝魚站在紫鯤之上,看著唐詩困獸之鬥,並沒有大意,如果唐詩逆天而行不能劍道入聖,那麼她臨死之前,很可能會耗盡一切向自己出第十五劍。
不出意料。
唐詩最終沒能真正邁入劍道聖人之境。
但依然在最後時刻,以生命為代價,渾身如火焰燃燒,化作一道青色火焰之劍,於不可能之中,掙扎出了雷池,一劍刺向紫鯤之上的李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