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那座海礁之上,茅廬被李汝魚千里一劍碾壓粉碎後,風城主也沒有心思去重修,興趣缺缺的繞城走了一圈,和一些本地居民打著招呼,日子鹹淡著。
反正師父劍魔獨孤用不上那座茅廬,他一直在海底儲養劍意,已達到道家所謂的辟穀。
獨孤在等著出最後一劍。
三成劍意就越千里而至落鳳山,差點將李汝魚斬殺。
若是十成劍意,能殺聖人。
這毋庸置疑。
其實風城主也認為師父獨孤不應沉寂在東海,也應該仗劍行走天下,將病態的大涼天下平撫一下,不至於被異人攪弄成一灘爛泥。
天下既然病態,就需要治。
如何治?
無規矩不成方圓。
大涼這片天下,方圓數千裡之間,僅有天道驚雷這個規矩還不夠威懾,畢竟如今很多異人隨著天下病態的加重,已經可以無懼驚雷。
夫子、墨巨俠、安美芹等人,其實都可以以劍斷驚雷。
更有妖道左慈、賢師以及算命漢子之流,能以無上道法遮蔽天機。
所以天下需要一個更大的規矩。
這個規矩可以是文道聖人定下的規矩,也可以是臨安那個張河洛定下來的規矩,但這些用文字定下來的規矩,終究不如劍定規矩來得夯實。
能用劍說的規矩,為何要用嘴來說?
女帝應該也有此念。
否則不會將張河洛帶到臨安去,更不會可以培養李汝魚——一文一武,不外乎就是文字規矩張河洛來定,然後由李汝魚這把劍來維持規矩。
風城主走在五十米長街,看著街邊賣肉夾饃的攤販,忽然有些心動。
於是掏了些許碎銀買了一張。
吃得津津有味。
很是感觸,闢什麼谷,人間這麼美好,不吃不喝就為了劍,有什麼意義呢,人啊,無論你劍道多高,無論你是聖是魔,就算能多活幾十百年,終究也難逃一死。
張正常那老傢伙厲害吧,活了得有小兩百年了。
還是死了。
風城主啃了一口羊肉,有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一不小心撞在他身上,小少年抬起頭,初生牛犢不怕虎,怒道:“瞎了你的眼啊,不會走路?”
風城主一陣無語,倒也沒說什麼,笑眯眯的讓開。
少年冷哼了一聲,“算你識趣。”
走了幾步,忽然回頭問道:“喂,那個大叔,劍魔城的城主府在哪裡,我要去找他試試我的劍道。”
風城主才訝然發現少年身上配了劍。
不解:“你不是劍魔城人?”
少年搖頭,“我是啊。”
“那你會不知道?”
少年頓時一臉尷尬:“我小時候就去了華山學劍,又跟著師父遊歷了天下,近來才回的劍魔城,哪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你倒是呱噪,直說便是。”
風城主笑眯眯的指了路。
一旁的攤販一副看熱鬧的戲虐笑意,這少年哪家的,竟然有眼不識泰山啊……
倒也不急。
劍魔城外的劍道高手來挑戰風城主,幾乎都死在城外,然後將劍留在了城頭上,但劍魔城的人麼,很少有去挑戰的,就算有,也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