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連隋天寶都無比嚮往的憧憬。
可惜,他看不見了。
趙愭回身,看著隋天寶,沉默了許久,“你那日在左慈矇蔽天機下說的話,以及那個說自己是大唐之人的異人說的話,皆無一虛假?”
隋天寶頷首,“臣之言句句為真,那位大唐李家後人之言,亦應無假。”
趙愭一臉惘然失落,“父皇一手打下的江山,在朕死後竟然步了始皇帝后塵,二世而亡,可悲可嘆啊!”雖然自己死後,還有兩個傀儡皇帝,但那算什麼?
大隋楊家的恥辱耳。
當年自己急於求成,導致連下亂臣賊子眾多,最終死在叛賊宇文化及手中,至於隋天寶最後如何,趙愭以及不記得了。
自己勵精圖治,欲承接父皇的開皇盛世,不料弄巧成拙,天下大亂之後,自己就失去了念想,很多事情現在已經不願意去想。
只不曾想,來到大涼後,又因為急於求成,再次失敗。
是天不容我?
趙愭不知道,但這一次,他不打算認命,他想去海上,等著機會再殺回大涼,於是輕聲道:“朕欲留青山,擇日重歸來。”
本意是想問隋天寶願不願意一起去。
但隋天寶聞言之後,朗聲道:“臣既為大隋之天寶,當有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之覺悟,願帥五百鎮北軍老幼殘弱,留守薊州斷後。”
若臣在,則追兵不能望陛下身後之塵。
趙愭哽了一下。
最終只是長長的嘆了口氣,“大隋有朕,是大不幸。”千秋功業,在後人眼中,卻都是暴虐之行,世人又可知那個真正的楊廣。
可恨的太原李家!
又道:“大隋有天寶,是為幸。”
記憶中,無論局勢如何,隋天寶始終忠心於自己,和老將軍楊林一般,皆是大隋之骨氣。
隋天寶笑了笑,“世人不解陛下,然臣知曉。”
那位大唐李家後人的異人口中,那個暴君楊廣,在自己眼中,卻是個不輸開國太祖楊堅的絕代君王,只是造化弄人而已。
正如王琨一樣。
王琨是誰,其實大家已經心知肚明,那個曾經妄圖以種種手段改變世道,然而最終輸給了歷史,又死在了劉秀那個變態手中的王莽。
王琨和陛下,真是後人口中所說那般不堪?
非也。
趙愭嘆了口氣,“明晨我們會出發,根據從臨安得到的海繪吐拓本,找到那座大島,其後我會想辦法殺了王琨,你若斷後成功,可想辦法來找朕,朕會給你留一副海繪圖拓本。”
隋天寶正欲拒絕,想了想,點頭,“臣謝陛下隆恩。”
趙愭最後望了一眼天下江山,黯然下城樓。
隋天寶負手望遠方,想得很多。
兩世為人,皆為大隋而死,然而我心中,從無一絲後悔。
片刻後,有太監匆匆趕到城頭,送來了一幅海繪圖踏步,隋天寶取過待那太監走後,沒有絲毫猶豫的將拓本燃燒於牆頭篝火裡。
我將用生命為陛下爭取更多撤離時間。
要這拓本何用。
若是萬一身死後落在大涼士卒手中,豈非提前暴露了陛下的行蹤,不智耳。
趙愭和王琨帶著大隊人馬離開。
薊州,只剩下隋天寶,和五百視死如歸的鎮北軍老弱病殘,就算是斷腿斷腳,此刻也盡數持刀戈站立在城頭。
五百人,肅穆無聲。
隋天寶渾身披甲,手持鳳翅鎦金钂,巡視著這麾下願意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心頭有萬千話語,最終只匯聚成一句:“我願與諸君共死,但求一事,多活一日,只求多為陛下爭取一步平安,如此,我等即使流盡青血,也在所不惜!”
五百人靜默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