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得如此迅速,只能說大涼實在太強。
蜀中那一干人,加上樞相公後,有神將項羽為輔,著實有些摧枯拉朽,唯一的難度便是殺隋天寶——為此大涼禁軍死傷近萬!
好在有神將項羽掣肘隋天寶。
否則,只怕不僅死傷過萬,也沒有機會殺這位靈智覺醒的異人。
只不過結局很無奈。
就算有項羽掣肘,隋天寶要走,也沒人留得住,這位勇猛不輸項羽和嶽單的異人,更著趙愭和王琨一起出了海。
東海無邊,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生死如何。
也沒人再去關心。
因為——北蠻鐵騎已經出現在燕雲十六州,不給大涼雄師一絲喘息機會,意圖南侵,趁著大涼內戰剛歇兵困馬倦的機會,一舉拿下大涼。
這不再是百餘年的建炎南渡。
這一次,北蠻鐵騎近乎傾盡國力,草原上只剩下婦孺,但有壯年男子者,皆應徵入伍,若是身弱體衰的男子,則被分配去負責糧草輜重的押送。
北蠻鐵騎,號稱百萬兵力,傾國南下,在大將軍郭瞰的率領下,如汪洋一般覆壓在燕雲十六州的戰線上。
而這百萬雄師之中,更有北蠻江湖高手數百人,皆是可以一敵百的高手。
目的僅有一個:尋找或者創造一切機會,刺殺或者截殺大涼雄師之中的名將,樞相公、安美芹、田順、蘇晚成、周江東、君子旗、徐驍、卓宗棠、高麗仙皆在其列。
不分先後,能殺便殺。
倒是沒有項羽和嶽單——要刺殺這兩人,沒有永珍境高手就不要奢望。
甚至永珍境也不行。
因為這兩人不僅是沙場無敵的武將,更是武道出手可引異象的永珍境高手,大涼三十三劍客中排名前十的人物。
然而北蠻雖然不奢望,但不代表沒想法。
比如,那個喜歡沒事就躺在草原上咬著一根小草看藍天白雲的漢子,就被北蠻雄主親自召見,更親口交代,你去燕雲十六州,北蠻“箭穿堂”將全力配合你,不殺嶽單項羽,去殺樞相公!
樞相公雖是一代名將,但個人武力真心不夠看。
若能殺了樞相公,北蠻便多了一成的勝算,那個漢子也便默然領命,隻身獨人一劍,悄然從北蠻草原進去燕雲十六州。
而相應的,大涼禁軍、殘存鎮北軍亦盡數齊聚燕雲十六州。
除去重新編制的西軍開動至廣南西路佈防,謹防大理內亂之中段道隆破壺沉舟侵襲大涼疆域外,大涼所有兵力,全部傾瀉在燕雲十六州。
戰事一觸即發。
這一戰,若北蠻勝,則不會有建炎南渡。
天下共主將是北蠻雄主。
若是大涼勝,則世間將再現一個大一統王朝——北蠻都輸了,大理除了俯首陳臣還有什麼理由能繼續獨立為國?
在燕雲十六州即將南北大戰之時,大理那邊發生的事情也是匪夷所思。
直到這一日,世人才知道女帝究竟下了一手何等神妙的棋,才知道為何王竹書會如此受女帝青睞,會如此快速的青雲直上。
大理王爺段道星返回大理後,竟然在極其短暫的時間裡,收攏了七大部族,擁有兵力六萬人,對抗段道隆因為部族叛變而兵力減少的八萬人。
這當中,功勞最大的不是神出鬼沒一手指法逆天的白愁飛威脅各大部族族長之功,也不是段道星那一番守城大理的言論,更不是段道星的王爺身份。
而是王竹書的口才。
他以舌綻蓮花的說辭,竟然硬生生說了數個勢力最大的部族,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可以說,大理的內亂,是王竹書一人之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