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郡。
陰麗華來到夫君面前,坐在地上,用手壓住劉秀的膝蓋,再將臉頰放在膝上的手背上,有些不解的問道:“你為何不告訴他大涼女帝在何處。”
劉秀笑著搖頭,“他現在去鹽海的話,早了些,大涼女帝其實還沒到絕境,甚至連險境都算不上,根本不需要李汝魚。”
陰麗華恍然抬頭,“所以你才建議他先遊走東土的山河?”
劉秀點頭。
發現王妃有些不解,於是耐心的溫和解釋道:“歸一是個很玄妙的說辭,按照大燕太祖的理解,是要揹負整個世界的氣運為一身,這是歸一。但其實這個說辭我既贊同又有不同想法,甚至於這個事情讓我一度懷疑,大燕太祖當年是否是一個暴君。”
陰麗華笑眯眯的好問神情——這是一個賢妻必備的才華。
得讓夫君有傾訴物件。
而且讓他覺得你是很在意他說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一個字。
劉秀果然覺得很受用,輕輕撫摩著如一條寵物一般將頭擱在自己膝蓋上的陰麗華的長髮,溫和的說,“我也曾是君王,對大燕太祖歸一之說確實贊同,但不能苟同的是,他認為要做到歸一之後再揹負整個世界的氣運,是一種霸道的姿態,強勢的將整個世界氣運攏在手心。”
“而我倒是覺得,既然存在氣運之說,似乎也該有更玄妙的說辭,畢竟我曾經見過的世界裡,就存在福緣的說法,所以大燕太祖這種霸道做法,若是沒有絕對強硬的實力,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在想,不如讓李汝魚走另外一條路。”
“須知,仁者天下。”
“儘管東土和大涼必有一戰,但我還是想讓李汝魚,對東土這片天地生出博愛之情,至於最後會怎樣,那就天知道了。”
“我、大燕太祖、李汝魚等人說謀劃的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太過虛渺,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是什麼結局,多條選擇總是好的。”
陰麗華一副我聽懂啦的神態,吐了吐舌頭,“李汝魚明白嗎?”
劉秀看向遠方,“也許……會吧。”
……
……
看得更高,自然看得更遠。
李汝魚如今是大涼藩王,而且志在問鼎大涼江山寶座,更要和東土一戰,自然看得夠遠,何況還是劍道聖人。
他很快明白劉秀建議自己先遊東土的意思。
但沒有意義。
他覺得,劉秀和大燕太祖似乎是兩個極端,都可能走入歧途。
他來東土,不是懷仁。
是救女帝。
是殺人。
在救女帝和殺人之前,李汝魚要先見幾個人。
出了武州洛陽郡,立即化清風。
這段日子在劉秀的王府,除了深度了《千年九州》,也抽空將東土的大概地形圖記了下來,其中一些類似大皇廟、半壁山的重要地標,更是熟稔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