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姓楊。
用槍。
不僅是武道高手,據說也是武州境內雄師的一位領兵將軍,兵道昭彰。
據說,也是一位異人。
只不過他一般不喜歡和人交流,關於其身份,哪怕是藩王劉秀問起,他很緘默不言,不知有什麼隱秘,不過平日裡倒確實可以看出,這位六郎有些鬱氣。
這位六郎武道確實不弱,大概在陸地劍仙這個境界。
輸得很乾脆。
李汝魚甚至沒拔出腰間朝歌,這位叫六郎的武道高手、兵道將軍,出了三槍無功之後,果斷的收槍認輸,也不對劉秀行禮就離開王府。
劉秀無奈嘆氣說,兄弟別介意啊,六郎就是這樣的人,他最恨的是用箭的人,一般人他真提不起多少戰意,但如果在沙場上遇見弓箭手,那真是兩眼血紅,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李汝魚暗暗點頭。
這段時日裡其實已經抽空讀了一遍《千年九州》,對其中不少聲名昭著之人頗有一些印象,忍不住問道:“他該不會就是楊家那位——”
劉秀哈哈一笑,“誰知道呢。”
第三天,和李汝魚一戰的是位嗜酒如命的讀書人,儒道聖賢之姿,出口成憲之才,按照境界劃比,應該是陸地劍仙介於大劍仙之間。
姓伍。
據說是聖君劉禪登基那一年正兒八經的一甲進士,只不過仕途能力著實太差,落魄不得志後,掛印辭官遊歷天下,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在武州定居。
劉秀就藩之後,將他請為幕僚之臣。
也輸得乾脆。
出手言出法隨掛了幾道彩虹,揮毫下了一場墨雨,發現對李汝魚不痛不癢之後,大笑著拉著李汝魚和劉秀繼續亭中喝酒,端的是灑脫。
這兩人出手找李汝魚切磋或多或少有點劉秀的授意,那麼第三位找李汝魚切磋的,便純粹是武道痴兒望見高山的渴望。
此人叫四象。
極度嗜武之人,據說原名叫師象,為了遵從雲臺八將的說辭,改成了四象。
當然也是輸。
其後是高大的抱劍女子三葉。
依然輸。
然而是一位叫二爺的老人。
似乎年輕時候是個流氓,如今卻是個正兒八經的碟牌道士,一手道法精妙無雙,已是大劍仙之流的勢力,李汝魚最後出了青氣小劍,才勉強小勝。
再然後,便是一個少年。
這個少年是正兒八經的東土土著人,是個孤兒,早些年流落四方,被一位有方和尚收養,也剃度成了個小和尚,後來遊方至武州,老和尚死了。
他在洛陽郡的大方廟掛單。
然後不知道怎麼回事,被劉秀髮掘了出來,讓人不明所以。
不過……
後來人們才發現,這個法號叫一念的小和尚確實有著常人無法擁有的神奇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