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吳慢行必要俯視整個天下。
我吳慢行的前半生是一場陰謀,是一場別人的盛宴,那麼我吳慢行的後半生,這天下人都將是我吳慢行刀下的玩物,一旦學會了掛刀龍王的秘法,那麼,天下人也將成為我吳慢行的盛宴!
我吳慢行本就是不好人。
今日起,墮入魔道又如何!
……
……
鄭開鎩羽而歸,掛刀龍王、吳慢行身死,李汝魚去了劉秀藩地做客,三個訊息很快飛向大徵、大驪和大成王朝的京都。
各方反應不一。
大徵是頭疼,千古聖君劉禪幾乎是連夜敢去了白帝城裡那座比皇宮還要備受世人關注的茅廬,拜見臥龍尋求對策。
畢竟這個徵兆,有可能意味著劉秀的野心。
劉秀的藩地本就在守望之地和大徵之間,如果劉秀有野心,他就有能力在大徵雄師出兵之前,放大涼雄師進入大徵境內。
至於大驪麼,喜聞樂見。
反正大驪從沒將大涼當做真正的敵人,如果真的出現了劉秀反大徵的情況,大驪甚至不會再出兵征討大涼,而是坐看大涼加上劉秀死戰劉禪。
如此一來,倒真的存在著大驪和大成在最後時刻瓜分搖搖欲墜的大徵。
而大成麼……
反正是守成王朝,無論發生什麼戰事,大成王朝都不會主動出兵,最多是在收官之時撿一些便宜,不過大成君王還是做了一件事。
他去請了一個人。
當初劍魔獨孤一劍越千山萬水而來,欲摧毀東土之大皇廟,適時大徵臥龍出了一條草船,大徵出了一柄傳國重器葉上秋露,大成出了一位農夫。
三王朝合力共拒劍魔一劍。
這一次,大成君王請出了那位農夫,只求他做一件事。
去見一個人。
一個如今被大驪和大徵的高手聯手追殺的人。
大涼女帝。
當然不是出手救女帝,大成君王目前還不願意和大驪、大徵翻臉,所以他請農夫去見女帝,只是傳達一句話:大涼藩王李汝魚來了。
大成君王甚至有種錯覺,自己是否應該請農夫這樣轉達。
會不會直接一點,說你男人來了比較好?
……
……
大驪,在距離京都數千裡遠的某座邊境,大成、大徵、大驪三大王朝交界處的鹽海畔,有一座小鎮,相對於矗立在鹽海之畔的那座擁有大皇廟的大皇城,這座歷史僅有五百餘年曆史的慕春鎮便小氣得很,既不是軍事重鎮,也沒有繁華經濟。
很孤僻的一座小鎮。
小鎮上,有一座臨海的極其幽靜的院子。
似乎只是尋常富賈。
院子裡奴僕極少,只有三五丫鬟,以及一個老管家和三個負責苦力活的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