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會喪失天下民心,只會讓大涼從盛世走向衰敗。
況且,弱世家對趙室而言,也是喜聞樂見。
趙鐮想都不想就退了回去,朝堂爭鬥便是如此,你進我退,但並不代表著失敗,更重要的一點,趙鐮雖然不滿女帝章國。
但又不得不服女帝的系列手筆。
如今的臨安和地方官府體系之中,很少又尸位素餐之人,這一點,趙鐮不得不認可女帝做的近乎完美。
周妙書抓住了李汝魚話裡的漏洞:“李大人似乎忘記了一點,我等推薦趙晉入仕,並非讓他一來便封王,而是待其政務能力突出彰顯之後,再行封王之舉。”
李汝魚大手一揮,“如此,三相公決權之事,亦要等到趙晉封王之後?”
頓了一下,冷聲道:“倒是可以。”
謝琅忽然出列,“既然周妙書周相公提出了三相公決權,又得左相和樞相公支援,此事當然可行,既然趙晉尚不夠資歷,那為何不另擇賢良?”
看了一眼眾人,笑道:“當然,某自認無才不敢當吃重責,但樞密院尚有王竹書王相公,以及李汝魚李相公,皆有當仁不讓之才!”
看熱鬧的眾人紛紛點頭,不由得嘆了句謝琅也是個老狐狸。
其實三相公決權,如果趙室無人,就只有從副相公選,樞相公不參與,那麼王竹書就沒有機會,而他謝琅又自謙,那就只能是李汝魚。
到頭來還是繞不開李汝魚的兼國之路。
不過,如果真的形成了三相公決權的局面,至少也算是周妙書和趙室的一次小小勝利。
總好過被李汝魚一家獨大。
按說,謝琅如此說後,周妙書應該沒有反對,也沒有繼續堅持等待趙晉封王的理由——這就是所謂的見好就收,大家彼此留退路,避免出現魚死網破的局面。
但周妙書和趙鐮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的放鬆,如果李汝魚只是這樣,那就不足為懼。
周妙書轉身對謝琅說道:“謝相公所言有理。”
眾人聞言皆出了口氣。
那基本上確定下來,三相公決權,左右相公寧缺、周妙書,加上樞密院副相公李汝魚,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結局。
然而周妙書話音一轉,“然此舉,三相公決權後,置趙室於何地?”
“若三相公相互勾結,豈非可竊幼帝之天子位?”
“天下百姓,豈非要遭亂世之苦?!”
“大涼之盛世,豈非要成過眼雲煙?!”
“諸位朝臣,豈非要和被大涼鐵騎打斷了脊樑的江湖一般,再也直不起腰?”
“我周妙書,不忍見此!”
“趙室,真無人乎?”
好一番大義凜然。
寧缺心中一動,他隱然猜到了周妙書的想法,不由得越發吃驚,難道……
樞相公睜開眼,笑了笑,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