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嘛,確實有輕視自己的資本,只不過你終究不是真正的白起,你殺神白起,依然要承載在那少年的身體上。
說到底,也是和那個趙長衣一樣,徒然為他人做嫁衣。
隨著公孫勝、楊志、燕青等人撲殺李汝魚,瀾山之巔,一曲慘烈而悲壯的曲子在鮮血中譜寫,沒有人能用言語形容眼前這可悲可泣的悲壯畫面。
不得不說,梁山好漢的身手都不差。
尤其是隨著李汝魚雷劈不死後,異人的武道節節拔高,放在大涼天下,每一個人大概都能成為一方江湖霸主。
三十餘人同心其心,前赴後繼的撲殺,縱然是聖賢之姿的人,也要疲於應付。
如果僅僅是李汝魚,面對這三十餘位梁山好漢,真不好說誰能站到最後,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梁山好漢們慘勝。
然而誰也沒料到,今夜的李汝魚不是李汝魚,是殺神白起。
三十餘位梁山好漢,殺神白起面前並不夠看。
眾人也沒有看到好漢們一一赴死的悲壯,如果真是那樣,看著一個又一個好漢慘死在眼前,那是何等的不甘。
沒有。
李汝魚的意識不願意如此。
殺神白起亦不願意如此,雖然對這群梁山好漢並無好感,但白起終究也是一代殺神,依然懂得尊重英雄。
英雄,應該是用最風光的方法死去。
而不是受盡凌辱。
殺死英雄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盡你的全力,給以他最大的尊重。
殺神白起,全力一擊。
白起出劍。
這是世人第一次看見白起出劍,之前李汝魚請出白起,出劍之時,白起也只是跟隨李汝魚的動作而出劍,但這一次出劍的意識,是白起。
殺神之劍,夫子不出,當可問世間無敵。
李汝魚出劍,不是夫子的劍,不是老鐵的拔劍術,也不是青衫秀才的十里一劍,更不是山巔讀書人的“快雪時晴帖”。
而是最為簡單的一劍。
這一劍沒有刺向任何人,而是刺向瀾山之巔。
刺向大地的一劍。
瘋了?!
目睹這一幕的所有人,甚至包括那位黑衣持槍人,連山腰上的道姑都不明所以,為何出劍不刺人,卻刺向大地?
殺神白起徒有虛名?
這樣的一劍,能刺死任何人?
不可能。
這樣的一劍,和找死有什麼差別?
沒人知曉。
所有人都在這連環的震驚的中反應不過來,完全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但是下一刻,無數人再一次被眼前的一幕驚得呆滯石化,強如阿牧等人,也覺得眼前的一幕太不合理,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然而卻在眼前發生了。
當李汝魚的長劍刺入地上時,背後那巨大的虛影亦雙手按劍柄,一劍刺入地上,整個瀾山乍然顫抖了一下,那道巨大的虛影手中長劍刺入地上後,瀾山之巔驟然起了陰風,在陣陣陰風中夾雜著千絲萬縷的鬼哭狼嚎聲,悽慘而瘮人。
這一刻,瀾山之巔彷彿出現了無數地獄怨魂,又彷彿有萬千餓鬼在猙獰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