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少年,先前在心裡自問了一句。
憑什麼要躲?
昨夜歸來,李汝魚想了很多。
女帝不可能想不到蘇王妃色誘自己會引發的後果,但她依然讓蘇王妃住進了自己的小院,也就說明,女帝是希望看見這件事發生。
女帝會不會把自己當做一枚可以放棄的棋子?
無用時如棄敝屣。
先前李汝魚猶豫過。
認為會。
畢竟女帝心中居天下之大,區區一個李汝魚,何以和天下放在秤上量平衡。
但自己提劍佩刀闖宮禁,女帝的那一番舉動,著實暖心,一劍四鐮,雖是大手筆,但怎及得那位老監正親赴青州?
籍田禮上,女帝說過,歲月不加她身。
這是那位老監正的驚天手筆。
這樣的人物,在女帝心中的分量,絕對不輸老相公柳正清。
而為了護衛小小,為了夫子安危,女帝請這位老監正去了青州,由此可見,自己在女帝心中的分量,大概不是隨時可棄的棋子。
那麼嶽平川今日要殺自己,便沒那麼容易。
況且……
李汝魚的內心深處有些不服輸,憑什麼我李汝魚,要懼怕你嶽平川?
沒有的事!
我李汝魚無所長,但有一劍,等你槍來。
……
……
臨安繁華處,莫過於各大瓦子,尤以眾安橋瓦子為甚。
看戲,聽書,關撲(注1)……各種庶民娛樂,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且花不了幾個銅錢,其熱鬧喧囂,不比夜裡的西子湖畔差去多少。
大涼曾崇文,就是今時文武並盛,大涼天下各處也有數不盡的書坊。
眾安橋的瓦子裡,便有數家書坊。
營生各有差距。
生意最差的,大概要數那家“春秋書鋪”,老闆是個三十五六的儒雅先生,卻能說一口流利京腔,不知道何方人士,早些年帶著個眼瞎喜著紅衣的姑娘來到眾安橋瓦子裡,開了家書鋪後便直到如今。
生意好壞都不影響他的心情。
沒有功名也從不參加科舉的胡蓮先生,總是喜歡穿一身讀書人的青花儒衫。
自號胡蓮先生。